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四川成都破解大城市发展难题:66个产业功能区重塑城市新格局

   2019-09-29 ​中国经营报
31
核心提示:“请大家接龙报名,去四川成都东郊记忆看艺术展览。”国庆节前,成都阅读协会会长米瑞蓉在会员微信群里发出

“请大家接龙报名,去四川成都东郊记忆看艺术展览。”国庆节前,成都阅读协会会长米瑞蓉在会员微信群里发出邀约。

“我们这一代人对成都东郊充满了美好的记忆。”曾在一家军工企业工作长达12年的米瑞蓉说,如今两代军工人的记忆,都已经留在了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东郊记忆。

回顾成都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工业发展史,东郊工业区已然成为成都产业和城市品质升级的生动缩影。从这里出发,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里,成都一度发展到遍布全市的116个工业园区,再到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如今,成都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上,提出围绕17个产业生态圈调整优化66个产业功能区,从而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未来城市新形态。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是对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重大调整。而这,正是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东郊创变:一座城的工业记忆

“十年前,只有五千纱锭六百职工的裕华纱厂,便是成都最大的工厂了。过去成都连火车都没见过,而今已经能够生产机车了;过去连50千瓦的电动机也没有,而今能制造出800千瓦的电动机了;过去从来不生产一斤铁、一斤钢,现在迅速地建立起了一座小型的钢铁联合企业——成都钢铁厂和若干个附属于机械工厂的钢铁车间。”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成都市领导的米建书,在他的回忆录里如此描述新中国第一个十年里,成都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从那时起,成都的工业就主要集中在东郊区域,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有10项工程落户成都。提起东郊,老成都就会想起各种代码:733厂、719厂、420厂等。如今的东郊记忆原址便是733厂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依然可以看到那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

“上世纪70年代末,返城后的我在719厂工作,作为一个带有番号编制的国防军工大厂的一员,我曾是那样的骄傲。”米建书的女儿,如今投身于成都文创事业的米瑞蓉说道。

经过“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后的成都,工业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电子、航空、机械等代表当时我国高端产业的一批骨干企业在成都扎根,冶金、化工、纺织、轻工等产业也已萌芽待发,以重工业为主的丰富的产业体系成了成都工业的“主角”。

到20世纪90年代,成都东郊聚集了253家中央、省、市属大中型企业,造就了成都工业的第一个鼎盛时代。在成都市的锦江、成华两区不足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69家,从业人员达15.3万人。

如今,这里变成了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米瑞蓉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推进,这片曾经离市中心区最近的巨型工业区变成了集商业、居住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尤其是文创产业为这里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成都新的城市IP。

从1.0到3.0: 66个产业功能区重塑经济地理

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都所辖的各区(市)县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场景也在全国热火朝天地上演。

蓬勃发展的同时,低成本、低门槛、高补贴集聚产业的园区,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因此,可以将这一阶段解读为开发区的1.0版。

“过去有的区(市)县招商漫无目的,不管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招进来什么就发展什么。”成都市经信局负责人说,粗放的发展方式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企业看似招进来了,许多都留不住,容易形成无序竞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