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江苏各地多“战术”助力企业复工

   2020-02-12 新华网
30
核心提示:当城市开始苏醒,企业逐渐稳步复工。如何让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规上企业尽量复工?如何使得已复工的企业在严

当城市开始苏醒,企业逐渐稳步复工。如何让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规上企业尽量复工?如何使得已复工的企业在严防疫情蔓延扩散的前提下尽量提升产能?江苏各市严阵以待,实现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两不误,共同期待人来车往,万物焕新。

App查询员工审核信息

南通市企业防控组开发了“南通复工企业绿色通道”线上平台,为企业返通人员通过交通卡口提供便捷化服务。此次绿色通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经各县(市)、区企业防控组或企业所在乡镇、街道、园区政府(管委会)审核,同意复工的企业。

据悉,企业通过PC端登录“南通复工企业绿色通道”,下载申报表,按照表格要求选择所在县市区或企业所在乡镇、街道、园区政府(管委会),填报返通人员身份信息并在线提交。通过下载“畅行南通”App,企业可以在“南通复工企业绿色通道”专栏里查看审批状态,返通员工可在该专栏的“公安核验”查看是否通过审核。

此外,各属地审核部门,需下载“畅行南通”App,明确2名专人在“南通复工企业绿色通道”专栏中“属地审核”模块审核企业信息,予以确认。各属地审核部门专人登录口令及审核流程将由市企业防控组逐一告知。

新冠病毒检测服务费用补贴50%

企业冲阵在前,政府保驾护航,无锡市2月12日开始为复工企业开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检测服务。

据悉,针对疫情严重地区(湖北省、浙江省温州市除外)返锡后实行居家隔离观察或在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6天以上的务工人员;企业认为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其他地区返锡务工人员;其他科研院所等有需要的复工企业征得个人同意后,可提前向各市(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按指定时间组织受检对象到采样点采样,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核酸筛查检测,经检测筛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可适当缩短隔离时间,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提前返岗。为更好服务企业,无锡市政府将对检测费用补贴50%。

截至2月10日,无锡市已有3000多家企业列入首批复工“白名单”,其中半数以上为规上工业企业。无锡市长杜小刚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会议暨企业复工视频会议上表示,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安全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为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更新举措确保急办件一次办成

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公安分局在南京市公安局服务民生支持企业发展二十条措施基础上,结合新区实际,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服务类型,制定服务民生服务企业发展五条措施。

其中,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的急办件,通过“南京公安”微警务、“江苏政务服务网”等方式仍然无法办理的可预约办理,在预约见面办理时,可通过电话、微信、QQ等途径申报预审,确保急办时能一次成功。对预审通过的,也可通过快递寄送材料和证件,实现不见面审批。邮寄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

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提供主项以外的其他证明材料的,可签署“容缺承诺书”后予以先行办理,其他材料可待疫情结束后补交。对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各类药物、防护、消毒物资生产运输以及涉及民生物资生产运输的审批服务需求,江北新区分局开通特别绿色通道,实行急事急办,24小时服务。

除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服务民生支持企业发展的二十条措施中涉及的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相关证照的时效按规定延续外,对涉及新区发展及防疫需要的企事业单位各类信息变更、特种行业经营等事项备案,以及保安员证等时效,在此期间届满的,自动延续至疫情结束。对防疫需要新招的保安员,在电话报备后先行试用,疫情结束后再考试发证。

“线上招聘”代替“大集市”

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这张“网”积极引导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对接,提供精准服务。在苏州,不少人力资源公司在家通过QQ、微信,开启远程面试。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有200多家会员单位,已主动对接重要企业,通过线上服务做好人员招聘工作。

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庄志介绍,跟当地的学校以及资源输出方提前建立好联系,和求职者进行视频面试以节约时间,并且为企业尽快找到候选人。外来务工人员在返工前有一段隔离期。利用这段时间,行业协会也安排新员工开展入职前自学。

据悉,相比传统招聘会,网络招聘会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查询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这张“网”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互联网+就业”模式实现更高精密度的‘匹配’,让企业能迅速发现合适的人才,求职者也可轻松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节省了大量物力、人力和时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