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以下简称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影响,扰乱了正常市场供需关系,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赛迪智库认为,此次疫情将促进医药产业、线上模式相关产业、智能化产品、信息化治理等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表示,疫情催生了一系列新需求,围绕满足新需求的多样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客观上加速了消费升级和部分产业升级步伐。赛迪智库表示,探索和发现疫情危机中的新机遇,培育和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对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医药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重大疫情之于社会、 产业的冲击影响是短期的,然而其带来的产业变革重塑却是深远的,医药产业更是如此。疫情当前,中国的医药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孟凡达表示,疫情期间,医用医药物资需求大增,亟需医药及相关企业保障物资供应,医药产业产量及产能也随之增加。疫情后,还将有四方面因素利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健康市场迎来发展机遇,疫苗研发、新药研发、诊疗方式以及干细胞、基因等前沿医疗手段将获得更多关注,吸引产业资源集聚;二是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获得较高认同,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三是我国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与政府集中采购等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应对重大疫情所需的医疗物资储备也将会扩容,从产品、产能、资金等多形式构建物资储备体系,扩大了医药产业市场;四是经此疫情,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线上需求刺激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几乎每一次商业变革,都会伴随一些重大事情发生。秦海林表示,为了防控疫情,相关领域的线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作、学习、生活、消费等需求,加速了社会大众对线上模式的转变与适应速度。
工作方面,远程线上办公成为疫情期间较为普遍的办公形式,如连接企业内网VPN、远程桌面、多人协作文档、视频会议等线上办公解决方案能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办公室工作需求。传统商务活动中合同签约等关键环节,也开始积极探索网络签约等线上形式,“电子签名+区块链”等线上认证方式具有广阔前景。
教育方面,此次疫情是线上教育的一次演练与推广的重要时机。线上教育使知识传播脱离了教室等物理空间的限制,有助于优势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教育平台、教学终端、教辅软件、在线交互工具等产品的研发创新与应用推广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消费方面,此次疫情加速了线上消费领域与用户拓展,消费领域从传统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扩展,消费用户向中老年群体拓展。线上办公、线上教学在疫情后存在需求下滑的可能,但消费习惯养成后则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对线上消费市场具有长期利好。在制造业领域,企业将更加重视线上化需求,一方面会做好线上模式的配套电子产品研发推广,另一方面会强化产品销售的线上线下统筹,开发线上产品体验、线上销售等模式,强化对新模式的适应能力。
智能化优势凸显
谁拥有了智能化,谁就拥有了决胜疫情的先机,同样,谁拥有了智能化,谁就拥有了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曙光。
孟凡达表示,疫情期间对人员流动、人员解除采取严格管控方式,智能化产品需求凸显。从生产层面看,疫情导致制造业企业劳动力短缺瓶颈突出,产业工人返工手续繁杂、隔离观察周期长、复工防疫要求高。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对劳动力依赖程度小,在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优势更加凸显,可以预见企业将加大提升智能化水平的投入,智能化工厂将在疫情后加速发展。从需求层面看,疫情期间人与人的交互存在潜在传染风险,智能化产品能够较好地解决部分防疫工作需要。如智能医疗机器人可以完成对病患的引导、送药以及体温、血压等常规检测工作,分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并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此次疫情期间,部分地方使用无人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减轻公安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防疫压力。此外,无人配送车、无人清扫车、无人消毒车等智能产品在抗疫期间应用取得积极成效。未来,多用途、多领域、多场景的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化产品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信息化治理能力提升空间大
疫情防控是一场与病毒较量的战斗,也是一场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大考。秦海林认为,此次疫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治理能力水平,特别是信息化在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大空间。如交通部门掌握全国客运数据,BATJ等互联网企业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经此疫情,大数据在未来社会治理领域将会得到有效使用,提高治理能力水平。
秦海林表示,未来,信息化在行业治理领域将大有作为,不仅会提升物流链、供应链,带动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同时,还将大大提升产业链弹性,以应对类似疫情等突发事件背景下供需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在基础设施层面,疫情期间,线上办公、线上教学导致短时间数据信息流量激增,造成网络出现一定程度的拥堵,有平台企业软硬件准备不足的问题,但也同时反映了我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新型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将不断加速,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硬件产品市场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