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为“十四五”时期谋篇布局 各地两会布局新征程

   2021-02-07 人民日报海外版
44
核心提示:2021年刚过一个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省级地方两会已经开完。按惯例,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各地两会是观察中

2021年刚过一个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省级地方两会已经开完。按惯例,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各地两会是观察中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从各地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大多数省份将省级两会的时间定在1月中下旬。不过,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近期,一些地区调整了会议召开时间,并对会期进行压缩,严控会议规模。

地方两会重点是什么,对未来一年甚至“十四五”时期有何发展规划?本报进行了梳理。

2020年成绩来之不易

按惯例,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亮出了各地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单。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一年的成绩单备受瞩目。

刚过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世界,而中国经济在经历下挫之后,成功实现“V”字反弹。2020年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目前已公布2020年经济成绩单的地方来看,多数省份经济恢复正增长。比如,广东2020年GDP突破11万亿元,GDP规模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2.3%;湖南2020年GDP总量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居前;经历了抗疫、战洪双重考验的江西,多措并举稳增长、促复苏,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5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8%。

与此同时,新兴动能加快成长。在广东,全年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在北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25.6%和24.8%,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在江西,新业态全年保持高增长,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全年累计同比增长38.6%。

说到这一年的成绩,就必须提到,决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在云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云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经过多年艰苦奋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在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四大战役”全面胜利,“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全区剩余的2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0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

当然,也有的省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2020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湖北省省长王晓东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0年是湖北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湖北全力打好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打赢了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性大战,扛住了疫后恢复重振的历史性大考,夺取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性成就,交出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英雄答卷。

对2021年充满信心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2021年的中国各地,大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正在开启实干的一年。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除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上继续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方向外,分别提出了独特的重点工作,在全年GDP增速预期目标上,预期水平也有所区别。

比如,北京、上海、广东、重庆、山东均将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设置在6%以上,近年经济增速较快的中部省份,包括河南、湖南、山西等省,则给出了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在7%以上,山西经济增长目标为8%。

而湖北、海南,甚至提出了10%以上的增长目标。

在湖北,省长王晓东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10%是底线要求,并争取更好的结果。去年湖北省经济严重受创,今年要全力回归正常,不仅要把损失的部分补回来,还要力争把应有的增长追回来。

在海南,高增长预期源自于自贸港政策利好。该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海南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要完成自由贸易港第一阶段制度安排有关任务,争取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2021年还要用好离岛免税“邮寄送达”、本岛居民“离岛寄存、返岛提取”和免税购买进境商品等政策,力争免税销售突破600亿元。

如何确保稳增长?从上述报告释放的信号看,全力扩内需成为重头戏。

河南将在产业、交通、能源等9大领域接续实施8000个左右的重大项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万亿元,新建5G基站5万个,加快实施省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湖北将全面推进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全力抓好4274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落地;广东将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上海将大力发展线上消费、体验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品牌经济,推动市内免税店新政落地;在吉林,将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消费,成为很多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北京市提出,要率先形成消费拉动型经济发展格局,今年将大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湖南省提出,要促进汽车、家电等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加快建设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河南省的“十四五”期间重点任务中,包括了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和特色消费中心。

当然,各地两会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重点工作。

比如,北京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是,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取得更大成效,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形;上海把“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标准”写入了今年重点工作中;海南则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上明确了自由贸易港早期安排;青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部署的八个方面工作中,第一项就要求,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并具体提出,加快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保护好中华水塔,实施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抓好木里矿区和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为“十四五”时期谋篇布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地两会对地方发展作出的新布局,外界瞩目。

2020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些重要目标由经济、科技、市场、教育、文化、法治、生态等众多领域一个个具体目标组成,共同勾画出面向未来的目标路线图。

在2020年底,各个省份陆续审议通过了本省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次两会上,各地通过了关于本省(区、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广西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370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城镇调查失业率6.8%以内。

天津将“十四五”时期视作这个城市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定下了17项主要任务,如“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等。

当然,在各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非常多的共性。比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普遍围绕着此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的任务展开。

浙江要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以上,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达到95%以上,所有设区城市和60%的县(市)建成“无废城市”;湖北计划到2025年底,在全社会各行业领域引领近零碳排放发展新风尚,形成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河南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完善生态保护格局,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还将建设30个生态环境友好型静脉产业园,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关键词中体现时代变迁

每年各地两会,关键词都在不断变迁。在这背后,是时代在不断发展,是中国各地日新月异,是各地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此次各地两会上,科技创新成为各地的工作发力点,突破“卡脖子”“断链点”关键技术、培育瞪羚企业、未来产业成了发展重点。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五新”政策,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做好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建设,着力推动前沿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取得突破,同时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

广东提出深入实施“广东强芯”行动,加快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设备等领域补齐短板。瞄准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种子科学等前沿领域加强研发攻关,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浙江将深入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等计划,开展400项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全年实现技术交易额1000亿元。

安徽将开展科技创新“攻尖”计划,实施500项左右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重庆提出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湖南也表示会抓住“卡链处”“断链点”,重点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十四五”期间,湖北将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培育集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实施领军企业计划,加快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梳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产业集群成为重要关键词。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4次提到“产业集群”,包括在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方面提及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及在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方面,提出“形成10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山西提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助推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产业集群”,包括“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等。

数字货币也成为各地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多地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打造数字货币创新试验区,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1月23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加快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应用;1月24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表示,支持深圳构建高水平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数字货币创新试验区;1月24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将持续推动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继续集聚一批功能性、总部型机构,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除此之外,推动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首店经济、免税经济发展也写进地方发展的规划中。

比如,河南鼓励发展首店经济、小店经济等业态模式;上海要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继续办好“五五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品牌经济,推动市内免税店新政落地;而在福建,将推进“全闽乐购”促销费行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统筹防疫与发展,成为今年各地两会鲜明的主题词。

因为疫情,很多地方都压缩了会期和报告时长等。比如,北京市宣布,人代会压减会期和口头报告时长,正式会期压减为4天半,为保证代表审议时间,每次全体会议时长控制在1.5小时以内。

还有一些地方推迟了两会的时间。例如,1月11日,河北省决定推迟原定于1月25日召开的省级人代会,具体开会时间另行决定。

“云参会”,也出现在了各地两会的现场。

比如,湖南省两会上,因疫情防控需要,23名香港委员未能来湘参会。为此,湖南省政协通过“政协云”远程连线,保证香港委员全程参会。

“这种新颖的会议方式,让我们不能到现场参会的委员打破空间限制,深入了解会议内容并参与互动。”湖南省政协香港委员、欧宝远东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说。

随着全国大部分省(区、市)两会陆续闭幕,各地明确了接下来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以饱满的热情开启新征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