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21-02-22 中国工业新闻网
50
核心提示: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数字江淮”决策部署,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数字江淮”决策部署,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引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着力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据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安徽省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总量排名全国第11位。

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

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GDP比重超过9%,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居于各行业前列;营业收入总量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跃居全国同行业第10位;营收增速居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首位,规上企业总数突破1000户;全省有8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24.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2%,高于全国同行业16.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同行业22.2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成长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全省集成电路企业超过300家,已形成从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到材料、装备、创新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等较完整产业链条,以合肥为核心、沿长江相关市协力发展的“一核一带”产业格局初步显现。智能终端实现快速增长,全省微型计算机产量居全国第5位,彩色电视机产量居全国第3位,智能手表/手环产品位居全球同类产品出货量前列。合肥新型显示器件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也被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软件服务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稳健增长,全省行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2020年达到1202.2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9.74%。智能语音、类脑智能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科大国创等优势企业量质提升,中国声谷入园企业数达1024家,营业收入达1060亿元,实现“千家企业、千亿产值”目标。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意见》(皖政〔2018〕20号),合肥市、蚌埠市入选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

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印发实施《安徽省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2015年以来,安徽省共有25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支持,争取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8个。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截至“十三五”末,在机械、钢铁、石化、建材、冶金、汽车等10大领域50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已超过3万台。2017年—2020年安徽省共认定了98个省级智能工厂、472个数字化车间。

推动企业上云用数。面向全国征选32家优秀云平台进入“皖企登云”推荐目录,推动1万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5家企业入选全国上云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4位。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打造新模式新业态,安徽云轨科技、奇瑞汽车、中科类脑等14家企业先后入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利用大数据优化产学研资源配置,培育出三只松鼠食品全产业链协同制造平台、华升泵阀机泵数字化平台、中科美络车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数字经济创新共享服务联合体。成功引进新华三、卓智网络等国内大数据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2020年结合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实际需求,及时组织动员各大云服务商为安徽省企业提供了82项免费或优惠云服务,支持企业在“云端”复工复产。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入选工信部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优质采云采购平台、洲峰电子北斗物流平台等在疫情中为物资供应拉上“云链条”。安徽省数字抗疫工作经验被工信部作为第一批地方案例加以宣传。

扎实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宣传和培训,全面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两化融合对标评估,提升企业数字素养。全省累计通过贯标评定企业1417家,位居全国第4位。

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认真落实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注重基于互联网的大企业“双创”平台建设的典型案例挖掘,成功推出了“荣事达模式”,受到国务院、工信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经过培育与推荐,累计已有22家企业25个项目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

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5G建设。成立省加快5G发展专项协调小组,指导成立安徽省5G产业发展联盟,统筹推进5G建设工作。2020年,全省共完成5G基站站址建设29415个,超额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建设2万个,力争达到2.5万个”目标,16个地市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印发《加快推进5G场景应用行动计划(2020-2022年)》,收集5G应用场景十类100个,其中已建成5G场景应用62个。特别是在工业领域,评选出海螺集团5G+工业互联网项目、马钢5G智慧矿山在内的“安徽省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引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强试点示范培育,江淮汽车、格力电器、长虹美菱、司尔特肥业等14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六国化工、三只松鼠入围国家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涌现出科大讯飞、合力叉车等一批成长较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日臻完善,企业级平台、行业级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平台体系初步构建。“十三五”期间,共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59个,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305个,发布包括双跨平台、特色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安全服务供应商在内的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30家。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加强政策保障

加强资金保障。认真落实《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从支持数字技术创新、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培育数字经济平台、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等六大方面对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予以支持。“十三五”期间落实两化融合、数字经济等项目569个,支持资金3.6亿元。

强化督查激励。将发展数字经济纳入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工作内容,督查激励结果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并进行表彰。通过督查激励,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各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大宣传推广。成功举办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数字经济展、2020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等活动,充分展示安徽省数字经济领域优秀企业、优秀产品,营造了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深化交流合作。落实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机制,打造数字长三角。2020年6月6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上,长三角一市三省经信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订了《共同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