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南京产业集聚效能显现 13家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2021-05-06 华夏时报
50
核心提示:从独角兽、瞪羚再到哪吒,近期发布的中国企业研究报告中,南京企业表现亮眼。 日前,新经济智库长城战略咨

从独角兽、瞪羚再到哪吒,近期发布的中国企业研究报告中,南京企业表现亮眼。

日前,新经济智库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江苏共24家企业上榜。其中,南京上榜企业有13家,占据了江苏上榜企业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南京企业SheIn首次挺进中国前十,成为南京首家“超级独角兽”。

此外,在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首次发布的《中国哪吒企业研究报告(2020)》中,公布了202家哪吒企业名单。南京拥有10家哪吒企业,位列京沪杭广深之后,排名第六,且最大的“哪吒”为南京企业T3出行。

而4月29日发布的《2020年南京市瞪羚企业榜单》,上榜企业总计312家,新增瞪羚企业179家,企业数量较上年翻了一番多。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孙树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南京独角兽、瞪羚、哪咤企业不断涌现对于南京乃至江苏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反映出该地区的创新氛围和经济生态较好;另一方面对于南京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仔细观察独角兽企业,会发现大部分都集聚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新能源汽车能领域,很多领域已经在过去几年获得较快发展,未来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还有一些领域则是旭日初升,如医药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代表了未来大的发展方向。”

产业集聚优势凸显

一个地区独角兽、瞪羚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发展前景,是一座城市创新活力、发展模式和未来前景的最好诠释,是一座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生态的完善程度的真实反映。

根据2020年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榜单,南京现有独角兽企业15家,培育独角兽企业95家,独角兽企业增长率高达650%,远超同类城市。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0年南京的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于互联网、电子及光电设备、生物医药、IT和汽车五大行业,企业数量达93家,占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总数的84%。

从地域分布来看,2020年南京市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区域是江宁区,共有4家,其次是雨花台区,有3家;培育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区域是江宁区和雨花台区,均有21家,其次是栖霞区、江北新区和秦淮区,分别有13家、13家和9家。

这与南京“加速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链集群”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本报记者了解到,围绕前述战略,南京市重点打造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江宁区生命科技小镇、南京经开区新港医药产业化基地、栖霞区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高淳区医疗器械产业园6个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构建形成协同有序、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

截至2021年4月,全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已布局31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2家、市级7家,涉及药物筛选、动物实验、药效药理、制剂工艺、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共性制造等不同环节,总投资额约36亿元。

一家瞪羚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园区内有我们的上下游企业,便于进行合作。这也是在园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优势,即产业链完整、活跃度高。”

高成长性瞪羚企业更受重视

“相比根据资本市场估值评选出来的独角兽和哪吒企业,我们更看重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这些企业有规模扩张和营收增长,能带来实打实的税收和就业。”南京某园区负责人对媒体表示。

前述企业人士也对本报记者坦言,瞪羚企业由政府评选,主要是看企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交的税的增速。

根据南京市的评定标准,独角兽企业指自成立起十年内获得过私募投资,且最新一轮市场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瞪羚企业指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进入高速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起始年收入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制造业企业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且连续三年增长率不低于50%(制造企业不低于20%)。

而资本市场的估值和营收的复合增长,并不是必须要二选一。政府和资本市场至少有一个普遍的共识:独角兽、瞪羚等高成长性企业都是新经济发展的鲜活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新物种”企业出没的地方就是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地方,也必将成为赢得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地方。

对这些新物种企业的重视,南京在政策供给上有充分的体现。2021年南京市委“一号文”第二条规定,“对独角兽、瞪羚企业和研发类功能型总部企业,连续三年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经济贡献超过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给予奖励。”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孙文华博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南京对企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对高成长性企业起到了助推作用。比如2021年南京市委‘一号文’拟出台的15个专项配套文件、38个配套实施细则和32个工作方案(计划),包含了企业优惠政策类、人才优惠政策类、金融优惠政策类以及载体和平台优惠政策类等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资金、人才都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南京在相关方面的扶持,可以帮助企业在前期创业时降低门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