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赴玛多县对黄河源水电站震后影响问诊把脉

   2021-06-08 青海省科技厅
31
核心提示: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和青海省水利水电勘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和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相关力量,邀请胡春宏院士团队的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刘宗仁副总工程师、王贵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王新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位专家,组成调研工作组赴玛多县开展黄河源水电站震后影响的调研工作。
  黄河源水电站位于玛多县上游40公里,距离“5·22”玛多地震中心约70公里,其震后安全状况关乎抗震救灾工作全局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月24日16时,调研工作组抵达黄河源水电站后立即开展工作,先后对黄河源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变化、水工建筑物现状运行情况进行了查勘,详细了解大坝坝体外部变形、坝体坝基渗漏、溢洪道和发电放水洞运行、电站厂房破坏等情况,并对库区上游与鄂陵湖连接处进行查看。查勘过程中,向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了解电站运行管理、枢纽建筑物安全监测等情况,初步掌握了黄河源水电站工程地震前后的工程状态和基本运行情况。对地震后工程的安全性做出了初步判断。
  5月24日20时,调研工作组返回玛多县与省水利厅副厅长彭作为一行围绕黄河源水电站的踏勘情况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进行了认真讨论。基于地震后工程现场无地质异常现象出现、各水工建筑物无明显变形、渗流量未明显增大和渗透状态无明显恶化的基本认识,综合判断黄河源水电站工程地震损害微小,目前运行状态与震前基本保持一致,工程安全未出现实质性的影响。调研工作组将根据此次踏勘情况,对黄河源水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工程价值与胡春宏院士进行讨论后,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