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湖北省高新区呈现“四个最”特点 助力科技强省建设

   2021-06-15 湖北省科技厅
36
核心提示:  近年来,湖北省新增国家高新区5家,总数达12家,数量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
  近年来,湖北省新增国家高新区5家,总数达12家,数量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新增省级高新区7家,总数达20家。32家高新区构建了以东湖高新区为主要引领,沿长江、汉江两翼等多点布局的协同发展整体架构,在湖北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一、高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一是在调结构、转动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湖北省国家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51亿元,占湖北全省的19.9%,近五年平均增速达9.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3100亿元,占湖北全省的35.1%,近五年平均增速达2.8%。湖北全省高新区工商注册企业数超过25万家,其中国家高新区超过22万家;湖北全省国家高新区“四上”企业数达9369家,“四上”企业营业收入达2.6万亿元。湖北全省高新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数7240家,其中国家高新区4133家。国家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93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46.7%。二是在服务湖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湖北省有20余个县市创建了高新区,30家创新型县市中的15家建设了省级高新区,占比达到50%,高新区集聚了县域绝大部分的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三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保卫战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北全省高新区多措并举打造抗疫复工“高新方案”,相继出台专项政策,保障防疫物资供应。例如,东湖高新区快速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仙桃高新区研发出专用无纺布,各高新区加速推广远程医疗、无感测温、在线教育、远程云办公等新模式,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社会平稳运行,成为引领湖北全省经济社会复苏发展的主要排头兵。
  二、高新区已成为湖北全省创新体系建设的“最重要载体”
  近年来,湖北全省高新区通过“强投入”“建平台”“聚人才”,充分利用湖北省内外创新资源,大力夯实创新源头,切实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在“强投入”方面,2020年,湖北全省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2%,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湖北全省国家高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3万件,占全省的61%。在“建平台”方面,布局建设了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了涵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的多层次创新体系。国家高新区基本实现了科技型规上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共建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700余家,其中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37家、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3家,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319家。在“聚人才”方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陆续出台“3551”“隆中人才”“车城英才”“槐荫人才”“凤凰英才”等各具特色的人才计划,形成了涵盖诺奖得主、院士、高水平创新创业与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在内的多层次人才体系。
  三、高新区已成为湖北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集聚区域”
  近年来,湖北全省高新区瞄准发展前沿,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已成为湖北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和新兴产业培育的策源地。东湖高新区依托雄厚的光电子产业基础,延伸拓展出“芯屏端网”世界级产业集群;襄阳高新区乘用车、十堰高新区商用车、随州高新区专用车等汽车产业有力支撑湖北“汽车产业走廊”建设;宜昌高新区精细化工、荆门高新区资源循环利用、孝感高新区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咸宁高新区智能机电等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持续提升。核心关键技术不断突破,长江存储128层闪存芯片研发成功,三江航天系列产品应用于国家航空航天领域,东风猛士汽车应用于国防军队建设,在服务国家和全省发展战略上做出贡献。创新型企业培育不断强化,目前湖北全省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829家,占湖北全省的65.7%,成为湖北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聚集区。
  四、高新区已成为湖北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活跃土壤”
  湖北全省高新区全面支持双创载体建设,形成了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区的完整创业孵化链条,创新创业蔚然成风。2020年,湖北全省国家高新区内建有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483家,其中国家级128家,占湖北全省的88%;形成了集孵化服务、创业投资、创业活动、创业导师等于一体的创业服务链条,打造了光谷青桐汇、襄阳高新·卧龙汇、荆门·龙泉汇、咸宁创新创业大讲堂等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双创活动。东湖、襄阳、宜昌、荆门、黄石大冶湖高新区获批国家双创特色载体,三年累计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达3亿元。2020年,湖北全省国家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4.2万家,200余家企业入选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榜单,诞生了小药药、斑马快跑等独角兽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