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通过国家和云南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创新平台及环境条件建设、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及产业集群建设等大量工作,云南新材料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技术水平领先的创新成果。
一、云南省已在新材料若干领域获得全国领先优势
通过国家和云南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创新平台及环境条件建设、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及产业集群建设等大量工作,云南省新材料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
(一)稀贵金属材料
云南省开发的稀贵金属新材料已广泛应用到我国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信息、环保等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用稀贵金属新型功能材料及制备技术国际先进,汽车、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用稀贵金属催化材料及制备技术国内先进。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金的高效绿色制备及其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铂族金属催化材料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2012年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国家支持经费达2796万元;研发基于复杂金废料的绿色高效金回收技术,金回收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以上;制备的高纯金、金基电子浆料、装饰装潢用玫瑰金靶材等产品附加值较现有产品提高30%以上,并开发出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医药、化工等领域用高活性、低铂族金属含量催化剂关键制备技术。
(二)半导体及新能源材料
云南省在光电子锗材料、太阳能级晶体硅材料、微电子封装材料、LED材料等生产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成功研发高效率太阳电池用锗单晶及晶片、13N高纯锗单晶、9N电子级多晶硅、6N冶金法太阳能级晶体硅、光纤用高纯四氯化锗等重大新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云南冶金集团在建成3000吨/年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改良西门子法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线基础上,对相关生产工艺及设备进一步优化创新,批量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级多晶硅。经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鉴定,冶金集团电子级多晶硅的整体生产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三)基础有色金属材料
云南省铜、铝、铅、锌、锡等金属选冶技术已达国内一流水平,富氧顶吹炼铅工艺综合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0%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技术吨铝电耗低于行业平均电耗1000度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亚洲最大的高钛渣冶炼密闭直流电弧炉,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延长铝金属的产业链,提高附加价值,是企业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云南冶金集团针对新能源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发了铝—空气电池,目前在电池制备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组装了单体电池、电池组,相关测试指标已经达到或优于国外同行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生产氯化法钛白粉的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到国外封锁。云南冶金集团通过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突破了氯化法钛白粉产业化生产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年产能达到6万吨的国内第一条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产品质量已基本与国际知名品牌相当,实现了高性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大型化、清洁化和高效量产,改变了我国多年来高端钛白粉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
(四) 基础金属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云南省生产的铸轧坯料生产电子工业用超薄铝箔技术国际先进;碳钢与不锈钢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铸铜转子压铸工艺技术国内领先;高强度铝合金圆杆、宽幅铝合金板带、高强度钢筋、高速铁路专用铜合金导线、太阳能电池用涂锡合金铜带、石油/天然气用管线钢、有色冶金工业阳极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产品实现了产业化。
云南冶金集团利用铸轧坯料成功制备出厚度为0.0045/0.005毫米超薄铝箔,并形成了产业化能力,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技术水平属“国际首创、国内领先”。
(五)非金属材料
云南省已建成磷酸及磷酸盐、磷酸氢钙、聚甲醛、尿醛树脂、动力电池隔膜等一批非金属材料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及装置,为云南精细化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发的大尺寸、高纯度、细结构特种石墨材料制备技术,将为光伏、半导体用特种石墨产品提供支撑。
云南城投碧水源水务公司承担的“纤维增强非溶剂致相转化法中空纤维膜产业化及万吨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回用示范工程”项目2012年获国家863计划立项,对提高污水治理水平,促进水循环利用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提升
通过加强引导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云南新材料产业正由单一的原料型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方向发展,产业链不断丰富和延伸,云南省具有优势的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形成了以云铜、云锡、云冶、昆钢、云天化、煤化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以及一批在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成为云南矿冶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力量。
(二)至2014年,云南省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80户,近3年销售收入总计达2134.5亿元,上缴税收36.5亿元。新材料领域在培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0户,其中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中小板和“新三板”成功上市。
(三)拥有“昆明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3个新材料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个旧稀贵金属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7个新材料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四)建有新材料领域国家级、省级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成立了“贵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材料领域战略联盟。
(五)大批新材料科技项目实施推动新材料产品生产实现了规模化,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为壮大云南新材料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4万吨/年高强度铝合金圆杆生产技术开发”项目,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度铝合金圆杆生产线,实现产业化生产,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创利税6000多万元。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承担“有机锡系列化合物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项目,建成硫醇甲基锡等产品规模化生产线3条,有机锡系列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产品出口到欧美国际市场。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试制出中国第一卷钛带卷产品以来,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2700万元。
三、科技重大专项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云南省钛矿资源丰富,保有资源储量1273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主要的钛原料产地之一。其生产技术和产业基础在全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突破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掌握钛关键材料工业化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对核心技术的封锁,形成系统、领先的国产优质钛材及产品制备技术和产业化生产能力,成为促进云南省有色及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为此,省科技厅从解决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角度出发,开展了大量调研、策划、协调、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从产业发展基础和现状出发,组织云铜集团、云南冶金集团、昆钢等骨干企业,成立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以这些大企业(集团)为实施主体,组织策划新材料重大科技专项“钛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目前,8个子项目预期总体内容目标全面完成,突破高钛渣、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粉、EB炉熔铸钛及钛合金铸锭、钛及钛合金棒线材轧制、医用钛合金材料制备等核心关键技术20余项,建成生产线(示范装置)8条,申报相关专利215件,制订标准6项,实现销售收入7.78亿元。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承担的“大型全密闭直流电弧炉钛渣冶炼技术集成创新”项目,开发了大型全密闭直流电弧炉冶炼高钛渣全套技术及装备,建成了8万吨/年高钛渣生产线,在国内首次采用30MW直流炉冶炼钛渣,首次对钛渣烟气进行处理实现尾气综合利用,生产出合格的高钛渣及生铁。“高品质海绵钛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项目实施,建成了1万吨/年全流程高品质海绵钛生产线,突破了处理高钙、镁及细粒度物料技术难题,产品市场已拓展到国内30余家用户,产品质量得到用户认可。“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6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突破了直径7米的大型沸腾氯化技术、高温气相快速氧化技术、后处理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生产的氯化法钛白粉产品质量与国际知名品牌美国杜邦公司产品相当。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EB炉熔铸钛及钛合金板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产业化”项目,在引进国外先进的EB炉(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基础上,全面掌握钛及钛合金铸锭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配套设备,形成3000吨/年钛锭加工能力,生产出国际最薄、最宽的钛合金锭。“焊管用钛带卷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实施,开发出的钛带表面成卷砂光、研磨、缺陷焊补修复工艺属国内首创,建成了1000吨/年焊管用钛带生产线,在国内首次生产出厚度为0.18mm的极薄焊管用钛带,产品已销往江苏、浙江等省及欧美市场。
昆明冶金研究院承担的“医用钛合金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取得钛合金锻造及锻后热处理工艺、钛及钛合金致密烧结工艺、生物活性陶瓷涂层制备等多项技术,建成了5000件/年医用钛及钛合金器件生产线,成功生产出股骨柄、骨板、骨钉等医用器件。
云南铜业(集团)钛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提高钛铁矿采选综合回收率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开展了大量钛铁矿选矿试验、验证试验等,相关技术指标达到要求,生产线建设已完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