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可植入式心脏监测器可提高房颤诊断率降低卒中风险

   2021-06-16 互联网综合消息
39
核心提示:  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亚型分类标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分
  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亚型分类标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分类标准,其将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共分为五大类: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2.心源性栓塞;3.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4.其它明确病因的(如感染、免疫等);5.不明原因的。存在颅内大血管狭窄或小血管病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往往将病因归结于血管原因,但是这类患者中是否存在房颤而引起心源性卒中需要长期进一步监测和深入研究。   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招募了496名存在颅内大血管狭窄或小血管病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例因手术并发症退出),其中242名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卒中发生后10天内在体内植入“可植入式心脏检测器(ICM)”进行长期心脏监测,2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脏监测(12导联心电图、外部心脏监测等),在12个月内监测房颤持续30秒以上的心脏事件。结果显示,在干预组中,27名患者监测到了房颤事件,而对照组中只有4名患者被发现房颤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存在颅内大血管狭窄或小血管病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使用ICM监测较常规心脏监测更能提高房颤的诊断率,其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JAMA》杂志上,题为《Effect of Long-term Continuous Cardiac Monitoring vs Usual Care on Detec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ttributed to Large- or Small-Vessel Disease:The STROKE-A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该项研究为预防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或者复发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房颤的早发现并且通过服用抗凝药物早期治疗、进行合理的卒中二级预防,可以有效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或者复发。 论文链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780490?resultClick=1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