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阐明红树林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机制

   2021-07-01 《中国科学报》
34
核心提示: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友绍联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顾继东,提出了红树林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友绍联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顾继东,提出了红树林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与适应的生态学模式,即红树林具有“四高”特性的新观点。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生物腐蚀与生物降解》。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 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25℃等温线内。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海岸带有红树林分布,面积约1700万公顷。

研究人员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和极端天气4个方面,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变化特征,阐述红树林对上述4个方面响应与适应的生态学机制,还简要概述了红树林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危害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他们还进行了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的红树林湿地重要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别是红树林湿地中古菌的潜在生态功能研究。该研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挑战与机遇。

该研究阐述了作为具有独特的功能以及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独特纽带,红树林在海洋生态系统生态多样性维持和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阐明了红树林湿地微生物在适应人类活动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与作用。

  (记者朱汉斌通讯员徐晓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精神,传递更多科技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