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衡山,泱泱湘水!百年风华孕育了衡阳人骨子里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
“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着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团队研制的光纤陀螺惯导系统探秘火星、上海交大在中南地区唯一的5G领域功能复合材料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国内首个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车队驶入主干道、国内首台可移动智能静脉药物调配机器人、全省首家民营电磁兼容实验室,都来自衡山科学城。
科技创新已然成为衡山科学城最亮眼的“标签”,打造“湘南硅谷”的使命与生俱来。2017年开园以来,该园区始终坚守“科技立园、效率立园、诚信立园、生态立园”的理念,高举党建引领旗帜,聚焦校地合作、招才引智,全力做强“科创引擎”,全面打造“创新型园区”,争当现代产业强市“主力军”,彰显高科技产业项目“虹吸效应”。
“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着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团队研制的光纤陀螺惯导系统探秘火星
衡山科学城先后与北航、上海交大、北大、中科院、国防科大等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建团队项目运营“衡科模式”。如今,园区拥有规上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建成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先后通过“UP”等模式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9个;柔性引进省“5个100”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4位,占全市64%;在“春潮雁聚”活动引进博士生10名;15家企业入选全市上市后备及培育企业名单,数量居全市首位。近年来,衡山科学城省“双创”示范基地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全市唯一),先后获得全省开发区集约用地表彰二等奖、全省十大“平安园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实现2020年度公众评估全市园区最高满意率,2021年度全市争先创优活动一季度、四月份、五月份评比C类单位第一名,为衡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了科学城力量。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衡山科学城坚持把准政治引领之魂,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创新型园区”建设,引导“两新”组织融入园区党建工作大格局,产生同频共振党建合力,凝聚园区各方发展力量。
同时,以高质量党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学习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创新开展“我为园区企业办实事”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此外,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今年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行动,送上“致园区企业的一封廉洁信”,畅通线索收集渠道,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积极为园区企业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把抓作风和抓监督贯穿于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全过程。
创新高地再创新高
被誉为“湘南硅谷”创新高地的衡山科学城,聚力产业项目建设主战场,积极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各项指标质与量均创新高。
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并举,注重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今年以来新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8.3亿元,其中500强项目1个、行业领军企业项目2个。
运营首日,市委书记邓群策(左一)参观上海交大—衡阳5G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展厅
“3+1”产业发展体系更加成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以万魔声学为代表的声学智能智造产业链持续壮大,目前万魔已建成产线25条,实现年产值近20亿元,有望实现上市目标;以品触光电、磐正科技、立玻光学等为代表的智能商显产业链不断做强,产业集聚发展效应日益凸显;航天航空产业方面,依托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加快建设国内最大光纤陀螺生产及系统研制基地,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光纤陀螺研发制造能力和批量生产能力,产业后发优势明显;生命健康产业方面,以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作为方向,依托依图医疗倪浩等团队,打造桑谷智能医疗工程中心、大井电磁兼容检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整体竞争力稳步提升;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以湖南吉旗物联、好评物流为代表的智能服务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聚焦信息增值和智能服务,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稳投资促发展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如火如荼。2021年纳入省重点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11个,年度投资计划11.4亿元,新增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目前,万魔声学二期3.7万平方米厂房已完成装修,智能网联汽车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加快建设,文泰电子、立玻光电已正式投产。工程项目加速推进,衡山大道完成管廊主体安装,安置房二期、标准厂房四、五期开工建设,5G智能生态园PPP项目完成规划初审,污水处理厂已确定选址布点,增配电改革试点雁鸣110KV变电工程完成主体建设,即将投入运营。
奋力创建“五好”园区
衡山科学城管委会主任谭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园区下阶段将对标创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五好”园区,为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和推进“一体两翼”建设主动担当作为。
蘑菇车联朱磊团队通过“UP”模式落户衡山科学城,市长朱健(后排,中)见证签约
进一步科学准确定位。围绕“一主一特一优势”定位,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以智能制造为特色,以生物产业为优势,形成航空航天、5G新材料、声学智造、商显智造四个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定位“专而精”园区。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三态”协同发展,建设智慧园区。
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积极谋划申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平台申报“揭榜挂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重大平台建设项目,用科技创新平台激活创新资源、带动产业升级。
进一步做优产业项目。做优做强万魔声学、蘑菇车联、大井集团、品触科技等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深化延链补链强链式招商,力促天津众晶、德远科技、智威科技等项目尽快落地。
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改革,激发园区干部队伍活力。
进一步塑造良好形象。发扬“四到”精神,在争资融资、配套设施等方面提供更加精细服务,以一流的营商环境、良好的园区形象引凤来栖,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