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发展谋篇布局,以改革“破题”催化巨变。今年以来,潍坊经济开发区上下凝神聚力,知责担当,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
今年1至5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2%、25.2%和44.2%。在全省160家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46位。
聚焦项目建设
擎起“发展龙头”
经济航船想要行稳致远,重大项目既是“稳定器”,更是“助推器”。经济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更切实有效的举措,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根基。
夏至时节,潍坊经济开发区辖区项目遍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渤海数字智谷、中科(潍坊)智慧产研城、迈赛凯尔(山东)细胞库及应用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正“快马加鞭”加速建设。
今年经济区列入省、市级重大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4亿元,项目涵盖高端装备、现代海洋、文化旅游、民生类补短板等领域。
目前,街景数字化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松(潍坊)智慧园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区、悍沃重工无级变速(CVT)智能拖拉机研发制造等项目部分生产线达到生产条件。全区共储备总投资593亿元的“四个一批”项目90个,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加快建设,得益于经济区一系列特色专业的服务。
从企业办理立项、规划、用地等各项前期手续,到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经济区专业服务队伍全面协助企业办理,提高手续帮办、代办成效,科学合理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促进签约项目落地再提速。
为服务落地项目抢抓建设,经济区进一步细化项目包靠机制,确定包靠干部与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
经济区打通营商环境堵点,破除制约发展痛点,落实“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采取“一线工作法”挂图作战,促进项目快审批、早投产。积极对接企业政策、资金、市场、人才等资源信息需求,千方百计为项目解难纾困,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当得知我们一线工人出现短缺,经济区主动服务、牵线搭桥,全力帮助我们解决用工难题,让我们很感动,也增强了我们扎根经济区发展的信心。”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长海说。
聚焦营商环境
激活“一池春水”
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厚植发展优势、以创新提高发展实力。去年以来,经济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全员聘用制度,制定差异化绩效评价办法,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经济区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经心办、济办好”政务服务品牌,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搞服务、一个管家为企业、一个大厅全智能,办事环节、审批时间分别压减71%、78%。此外,经济区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行业综合许可证,推广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常态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行“拿地即开工”;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试点推开新型产业用地(M0)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在如火如荼的改革热潮中,经济区一系列“摸着石头过河”的招商举措强势推进:聚焦重点产业,精准对接引进中国500强、民企100强、行业领军企业项目;加速盘活闲置资源,实施“园区+政府”联合招商模式,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区中园”;成立招商服务平台公司,开展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并举,建立健全外资引进机制,鼓励企业境外投资,打造“双向投资”新格局。
经济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懈努力,逐渐成为投资兴业的一片“沃土”。
今年,该区签约投资过亿元或税收过千万元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45.5亿元,在一季度全市内资招商引资考核中,与寒亭区一体排名“四区第二”;针对企业需求,靶向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团队)40个,助企招聘2300余人;实施“1015”外贸主体升级行动,出口过千万元企业达到33家,1至5月份,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0.87亿元、增长40.51%,实际到账外资1914万美元、增长87%。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创新作为“动力源泉”,经济区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在良好政策的引导下,辖区内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发明专利授权时间由2年缩短为3个月。截至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18件,申报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2件,并于2018年获得驰名商标。”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致亭说。
通过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和“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倍增计划,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办学,创新平台培育等,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
去年以来,经济区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新认定省“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隐形冠军”企业3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1家、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达到59家,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聚焦城市更新
抬高“幸福指数”
花开盛放,夜色璀璨。日新月异的经济区,总有新的风景让人感叹。今年,经济区坚持“强基础、求突破、促提升”的总思路,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提升。
虞河新天地·城市更新实践区,位于北海路以西、虞河以东、民主街以南、青银高速以北,总规划面积472.87公顷,目前已全面启动一期66.67公顷土地征迁,计划8月底前全部完成,10月1日前启动建设,未来将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示范引领区;向阳城市综合体主体已完工,引入潍百集团招商运营,今年年底正式营业;市民公共图书馆--潍坊理工学院图书馆投入使用。
今年,一批造型精致、设计巧妙的口袋公园“现身”经济区,遍布街头巷尾的“口袋公园”,不仅从细微之处改善了城市面貌,受到居民欢迎,更是成为居民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原先这些地方植被毁坏严重,路面坑坑洼洼,经过重新铺装后,这里变得非常整洁,而且种植了花草,安置了一批运动器械,我们都很喜欢来这里玩。”居民孙秀梅说。
为了使城市更加精致精美、干净清爽,该区大力开展城市“微改造”,着力打造“百园之城”。
启动体育公园、虞河西岸运动公园建设,在玉清街、新华路、玄武街等路段打造“口袋公园”20处、特色景观街区2条。同时,加强民主街“市花”管护,高标准打造“观花大道”,让市民们可以在“小而美、亮而精”的城市格局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精细化的管理可以让城市更有“温度”和“个性”。
经济区整合数字化城管系统,搭建涵盖城市管理各要素的综合智慧管理平台,不断完善“城市大脑”中枢体系;推广“线上预约+线下上门”垃圾分类模式,加快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暂存点建设;开展“洗城刷街”行动,落实主次干道“五洒五扫一冲”,全区44条主次干道日均洒水345次以上,洒水面积达到361.26万平方米,实现市容环境“六净两见”;完善公共停车场(位),缓解“停车难”问题。
目前,经济区共开放限时免费停车车位3034个,为切实管控好停车秩序,该区相继推出了交通管理“路长制”,加强车辆疏导及违法劝导,成立“铁骑小分队”强化限时免费停车路段巡逻管控,引导市民文明停车。
经济区着力推动高品质城市建设,不仅在细微之处见真章,更在“硬件”配套上不断升级。
着力打造全市教育高地,在建中小学4所、幼儿园3所,潍坊理工学院中心校区5月份首批2500名大学生入驻,山东师范大学英才学校9月份将建成招生;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北辰医院建设快速推进,其中,北辰医院作为市人民医院北院区,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投用。教育、医疗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急难愁盼”问题,在经济区生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中逐步解决。
聚焦乡村振兴
翻开“富美篇章”
主攻乡村振兴“战场”,大力推进国家农综区建设就是重要一环。经济区坚决扛起农综区核心区建设主体责任,做好核心区的各类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间统筹衔接,举全区之力推动农综区核心区建设蹄疾步稳。
按照“3+9+N”产业规划布局,经济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中国农业公园齐鲁·东篱健康产业园、设施农业三期、研发加工车间等重点项目计划年内建成;中国农创港A区部分主体完工;冷链食品产业园力争开工建设;核心区便企服务中心8月底达到入驻条件;粮谷驿路项目实现实质化运营……
该区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快农综区在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开放带动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绩,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添柴加薪”。
如今行走在经济区的各个地方,可以感受到创新创造的活力处处涌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幅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徐徐铺开。
在经济区双杨街道,记者被眼花缭乱的科技设备所吸引:智能化温室大棚里蔚为壮观,通过APP坐在家里就能种地,手机成了新农具……前阙庄村党支部书记于英智介绍说:“创新研发的‘云上农业’管理平台,按照‘网上游戏,实地托管’的思路,开发推广种菜游戏,消费者通过游戏不仅购买了产品,还‘购买’了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前阙庄村的“云上农业”是科技创新的一面镜子,也是经济区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一直以来,经济区在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特色品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方面不遗余力,大力推广农村电商、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造旱厕3000户,修建户户通道路60公里,48个任务村污水治理和亮化工程实现全覆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变为“持久美”。如今,经济区辖区内“户户庭院美、村村大花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广场“遍地开花”,文明村覆盖率不断提高。
时下,经济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蓄势积能,奋力赶超跨越,一座生态宜居、活力无限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为开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局面贡献经济区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