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烹饪长三角一体化科创盛宴 苏州高新区“巧妇擅为有米之炊”

   2021-05-31
80
核心提示:“苏州高新区目前在谈的近30个科技平台及产业化项目中,近一半来自上海!”“2020年,全区共引进创新型企业

“苏州高新区目前在谈的近30个科技平台及产业化项目中,近一半来自上海!”“2020年,全区共引进创新型企业1031家,其中30%来自上海!”……提到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苏州高新区科创局科技合作处负责人深有感触。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巧妇擅为有米之炊”,抢抓上海建设全球技术交易大市场和国际化开放型创新功能平台契机,在科技协同创新、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鼓励龙头企业、大院大所与长三角相关单位展开科技创新攻关合作,将科学研究转换为现实生产力。

一条宽阔的沪昆高速公路,在公路网编号为G60,在长三角地区串联起上海市、浙江省嘉兴市、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宣城市等9座城市,为苏州高新区这位“巧妇”带来无数“米缸”。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签署近3年来,该区通过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让科创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以产业链的一体化推动城市和区域的一体化,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在这里一拍即合,不断激发出新动能,迸发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火花,成绩斐然。去年,苏州高新区企业胜利精密、协鑫光伏获批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赛飞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获批G60 科创走廊第二批工业互联网推荐目录。此外,该区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新材料、机器人、新能源等产业联盟建设,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依托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赛伯乐工业互联网苏州创新中心、绿色技术银行(苏州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国网智慧能源与电动交通技术创新中心、中兴克拉科技LoRa物联网应用生态圈等平台,该区建立了一批跨区域的前沿科技产业创新联合体。

近期,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被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苏州高新区因势利导,将G60科创走廊作为促进区域更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加快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长三角丰富的高校院所,是苏州高新区这位“巧妇”的另一个“米缸”,该区与上海高校院所开展高频次、精准化产学研对接活动。仅举去年的部分案例,6月,华东理工大学(苏州)技术转移中心、上海大学(苏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在浒关经开区挂牌成立;7月,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阀门可靠性制造联合研发中心在该区揭牌成立,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端阀门技术研发及应用平台;8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一期完成建设,成为航空航天重大科技项目“全链条”创新与转化基地、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聚集与培养基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与中试基地;9月,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北斗西虹桥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的长三角北斗+5G智能网联创新研究院揭牌;11月,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张江集团等15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联盟。

在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中,苏州高新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一方面,邀请高校专家团队走访企业,另一方面,带领企业走进院校,了解科技动向。据统计,2020年,高校专家团队累计到企业建言献策40余次,其中近一半来自上海高校院所;全区累计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2000项,合作金额超过100亿元,其中涉及上海地区的相关合作项目数和合作金额占比近30%;全区160余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中,近20%与上海相关院校开展紧密的研发合作。近一年来,共有14位上海高校博士后在该区的博士后工作站入站培养。

“我们将继续探索联合攻关机制,促进关键及核心技术开发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共享研发、检测平台。”对于科技创新,苏州高新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办公室负责人说,他们的目标就是让企业在苏州高新区获得最前沿的技术合作、最一流的人才支撑、最充足的资金保障,以要素的“线性叠加”催生出产业的“指数爆发”。

来源: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