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完善“创新链” 着力打造“四融创新生态”

   2021-07-07
78
核心提示:创新始终是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的第一任务、立身之本。自获批成立以来,新区始终紧扣“自主创新策源地”

创新始终是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的第一任务、立身之本。自获批成立以来,新区始终紧扣“自主创新策源地”战略定位,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初步形成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的创新格局,正加速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2020年12月,在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建设现代化新主城推进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对新区提出了“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创新生态体系,当好具有引领意义的创新开路先锋”的更高要求。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着力打造主体融通、要素融汇、文化融洽、全球融合的“四融创新生态”。目前,新区的一些典型做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主体融通

“双聘制”设岗搭台用人才

积极推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主体之间深度协同、有序协作、共享资源,激发内生式创新源动力。让人才能够同时服务于高校和企业,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率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双聘制”试点,是新区探索校地联合培养人才和科技攻关的又一创新之举。

“双聘制”的核心就是鼓励和允许新型研发机构中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家分别与高校院所和新研企业签订聘用协议,以两个不同身份分别在企业和高校院所同时从事科技创新实践和科研教学工作。

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近年来,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坚持以新型研发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创新人才集聚,包括南信大在内落地在新区内的高水平大学,也为新区的人才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持。

南信大为支持“双聘制”试点也出台了相关举措,包括将依托校友经济,鼓励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知名企业家落户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创新创业,筹建“中国气象谷创业园”;协调教师到企业开展工程实践,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到新区科技园区创立企业,或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促进新技术研发和知识成果转化;支持南信大教师和新区企事业单位人员双向挂职、共招共聘等。

下一步,新区将总结“双聘制”试点改革经验,扩大合作高校和试点企业范围,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要素融汇

万台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高端创新要素向新区汇聚。科学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但大型科学仪器的购置与使用,长期存在一个现象:中小微企业、初创团队想要谋求更长远的发展,买不起动辄千万元的高端科学仪器;而国资平台购置的上百万元、千万元级别的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率却不够高。

今年5月,《南京江北新区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出台,新区围绕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两大主导产业方向,分别组建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科学仪器共享服务联盟,以市场化机制和手段,进一步优化整合新区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建立多元化合作模式与共享机制,充分挖掘和发挥仪器应用价值和服务效能,共同打造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

目前,两个产业的共享服务联盟已经集聚成员单位40余家,共享仪器设备逾万台。

此次出台的《办法》要求,由新区财政和国有企业投资购置的仪器设备,纳入新区指定的国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统一运营;凡运营新区国有资产仪器设备的单位,必须加入联盟;鼓励属地高校、社会资本的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按照开放实效予以适当补贴。

“政策罗盘”让惠企政策“秒送达”

登录平台,点击“政策匹配”,系统即可自动匹配企业数据,获得一组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告诉你所在企业到底能申报什么项目以及具体可享受到的政府“真金白银”。今年3月,一款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的政策匹配工具——“政策罗盘”智能化服务平台,在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正式启用,这也是全国首个依托大数据实现政策精准匹配的服务平台。

长期以来,企业在面对政府发布的大量惠企政策时,常常束手无策,存在政策找不到、看不懂、难操作三大难题,导致部分惠企政策落实大打折扣。新区在“政策罗盘”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之初,就明确了基本思路和方向,一定要精准、便捷,要达到“企业找政策”和“政策找企业”的双向效果,以切实打通穿透政策落实落地的痛点、堵点和断点,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政策罗盘”智能化服务平台通过与新区企业服务平台联动,提供从政策发布、搜索、筛选、匹配、测评与申报、兑现在内的一站式、全流程政策服务。

其中,通过政策测评,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距离某个政策要求的差距,对于有些政策,企业再努力努力,“跳一跳”也是可以够到的,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挖掘潜力。

文化融洽

“121”创新社区 实现“产城人”高度融合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开放包容、无界交流的创新氛围。“121”创新社区是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为推进研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打造的复合型高端创新生态,是具备产业、服务、居住、教育医疗等各项功能的复合功能区。在这里创业,可以感受到开放包容、无界交流的创新氛围。

“121”创新社区和传统社区最大的不同,便是“产城人”高度融合,让创新创业者得以实现“在工作中生活,在生活中工作”。具体来说,在建设“121”创新社区过程中,新区定下了“四有”标准:产业有方向、创新有主体、孵化有生态、服务有品质。

目前,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已建成首批6家各具特色的“121”创新社区,并已通过南京市地方标准立项,成为产业主题鲜明、创新资源集聚、开放属性显著、公共平台健全、服务配套完善的创新生态集合体;成为引领江北产业升级、彰显城市品牌魅力、汇聚全球科创人才的创新策源地。

未来,新区 “121”创新社区还要围绕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深入发挥“121”创新社区的国际化、开放化、市场化机制,以更富有“生长力”的创新生态持续吸引全球前沿创新要素集聚。

让企业“知产”变“资产”

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一直以来的痛难点,这类企业往往拥有相当数量与质量的知识产权。优质“知产”如何转化为“资产”?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通过政策创新,给出了解决方案。今年5月,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推出第一批共16项最佳实践案例,自贸区南京片区“打造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案例即在其中,供全国各地在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工作中借鉴。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最大的区别在于摸不着、看不见,这也是无形资产交易的最大障碍。知识产权资产数字化,可以让无形的知识产权通过确权、存证、公证,成为可信任的资产,从而加速流动起来,衍生出全新的资产交易体系。

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依托江苏数字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布局国内外,目前已签约合作知识产权交易机构超过1500户。目前该平台在售专利2万余件,完成专利、版权等交易1.5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亿元,为多个国外企业提供200余个专利交易服务,交易金额2500多万元。

全球融合

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联合东南大学 共建“国际创新港”

畅通全球化创新合作机制,构建既有江北特色、又具全球影响力的内外双循环创新生态。6月7日,由东南大学与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合作共建的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国际创新港启动建设,一座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投入资金规模达220亿元的创新生态综合体,将在新区拔地而起。

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国际创新港位于东南大学原浦口校区,占地总面积约1200亩,规划建设载体面积180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规模22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

其中,国际创新港二期项目将与剑桥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伦敦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及欧洲科学院开展实质性合作,建设国际一流研发总部及产业孵化空间,建设开放共享的国际高等研究院。同步集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融高端人才培育、先进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培育为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

国际创新港项目的建设,是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打造全球创新“强磁场”的一处缩影。

近年来,新区着力推动开放合作,打开创新与世界同步大格局。在深化国际合作方面,持续加强海外创新中心的窗口作用,推进“离岸双创”落地实施,在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打造“离岸孵化器+海内外合作空间+服务机构”的集成平台,构建海外人才团队和创新项目落地的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多渠道引进创新创业项目,推动创新资源集聚。 

截至目前,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已先后在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地美国硅谷、波士顿,英国牛津、剑桥,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建设7个海外创新中心,累计推荐项目200余个,其中52个落户项目、27人入选省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同时,先后与伦敦国王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乌普萨拉大学等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剑桥大学共同建设南京科创中心,是该校建校800年来唯一在境外以学校冠名的科创中心。

来源: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