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省政协委员、省科学技术厅一级巡视员段雄走进2021江苏省两会新华报业“两会云访谈”演播室,共叙使命担当——勇当开路先锋,奔向星辰大海。
主持人:202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经济增速保持在3.5%左右。江苏的“经济强”不仅体现在总量和增速上,也体现在创新驱动、开放型经济等各方面。“十三五”期间,江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段雄:“十三五”以来,全省科技系统树立“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20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2%,较2015年提高0.29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较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江苏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重大原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毫米波相控阵芯片、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等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相继研发出来;“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嫦娥五号”探月工程、“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昆仑”超级计算机、“悟空号”暗物质离子探测卫星等“大国重器”背后都有江苏科技的坚实力量;牵头或参与的241个通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的20%以上;王泽山院士、钱七虎院士相继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其次,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成效明显。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瓶颈制约,以科技为产业赋能、为企业纾困、为产品增值,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全国超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于“江苏制造”。
此外,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增强。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国家高新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还有就是,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研究出台“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政策措施,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释放全社会创新潜能。
主持人:“十三五”圆满收官,也为“十四五”启航注入了满满信心。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未来将如何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对接融合、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段雄:“十四五”是建设科技强省的关键时期,全省科技系统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要考虑在三个方面加大突破力度。首先是全面提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争创国家实验室,创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力争有更多创新载体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中。
其次,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以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为牵引,健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机制,部署一批重大攻关项目,在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此外,营造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重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完善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机制,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开放创新,深化拓展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关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主持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江苏要厚植实体经济优势,不断增强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下一步,围绕实现自主可控和安全高效,江苏将如何“再发力”?
段雄: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粮食安全。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农业重大品种创新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面向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和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突出重大优良品种选育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此外,围绕保障种业安全,制定实施种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方案,组建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联合体,加强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省重点研发项目,力争育成一批优质高效主要农作物新品种。
来源:交汇点新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