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华日报:砥砺奋进十三载,为科创之城注入澎湃创新动力 昆山工研院:在创新之路上“乘风破浪”

   2021-07-14 新华日报
33
核心提示:砥砺奋进十三载,为科创之城注入澎湃创新动力昆山工研院:在创新之路上“乘风破浪”新华日报 2021年7月9日

砥砺奋进十三载,为科创之城注入澎湃创新动力

昆山工研院:在创新之路上“乘风破浪”

新华日报 2021年7月9日 第8版(专题)

一串跨越时间长河的数字,记载着辉煌的13年。

获评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专家7名、“姑苏”以上人才及团队58个;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0项,获得科技项目资金1.73亿元;通过投资培育,衍生孵化企业400余家,累计吸引社会投资超20亿元……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者胜利。勇立改革潮头、深化开放创新,根据昆山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昆山工研院紧扣“五争五最五突破”目标,围绕“祖冲之攻关计划”、科技招商、科技金融、区镇协同四大任务,争新旧动能转换、融入国家战略之先,奋力走在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最前沿,在产业科创中心建设和扩大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作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试点之一,昆山始终承载中央、省委和苏州市委的殷切希望,始终肩负为全省、全国发展探路的历史重任。在去年底举行的昆山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吴新明提出,昆山要高效运作工业技术研究院,持续推动构建科创生态,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集聚地,推动昆山走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列。

改革创新

点燃产业科创中心新引擎

去年11月12日,昆山赴沪举行2020昆山融入上海合作发展推介会。会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揭牌。根据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求,依托昆山工研院挂牌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聚焦科创资源整合共享,运作“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攻关计划”在线平台等创新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平台协同建设,实体化推动G60九城市协同创新发展。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把这项重任交给昆山工研院。工研院靠的是什么?

我们先把视线转至我国台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亚太地区在劳动密集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等情况,台湾地区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推进工业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工研院成为台湾实施“科技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昆山作为大陆台商投资最密集地区之一,2006年提出了“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的“三学”活动,在对标找差中借鉴台湾工研院的成功经验,着手设立昆山的科技创新核心平台。2008年7月,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注册成立,这样一个在其他城市并不多见的创新机构平台正式诞生。2019年11月,根据昆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的工作意见》,工研院采取“事业+公司”运营模式,调整为昆山市属一级国有企业。

在改革创新旗帜引领下,昆山工研院作为新生事物,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十分清晰的发展目标:致力打造昆山产业发展的高端智库、科技创新的协同龙头、技术转移的平台枢纽、一流人才的引育高地、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区。“13年前昆山工研院刚成立时,全国范围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远不比现在。如今,创新环境不一样了,昆山工研院在改革创新的路上行稳致远,引领新兴产业集聚、服务中小企业创新的初心一刻也没有变过。”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浦景松回忆说。

引进清华大学邱勇、北京大学梁子才、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等专家;成立新型平板显示、小核酸生物技术、智能机器人等5个研究所;设立南大昆山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昆山分所等3个产学研平台;围绕机器人产业发展,引进“国字号”科创平台……成立十余年,昆山工研院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坚定围绕“创新”二字引人才、建平台,勇担探路尖兵的重任,种好改革“试验田”。

浦景松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昆山工研院释放改革动能、打造科创新引擎的实干之年。工研院将按照“1院+N基地+X产学研创新载体”的工作思路,切实履行昆山市委市政府所赋予的职责使命,发挥好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平台作用。接下来,将探索借鉴先行先试政策支持,推动工研院集团化改革,组建升级主业突出、管理规范、运营高效、竞争力强的工研院大科创企业集团,为推动昆山走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自主创新

助力企业跳出“创新孤岛”

“2012年我们来到昆山,后一年就成立公司。初创型企业在人才、资金上面临很多困难,是昆山工研院为公司浇灌了‘第一碗水’。现在想想,没有那‘一碗水’,公司的小苗如今也不会发芽、成长得这么快。”提起往事,江苏邦融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飞飞感慨万千。今年4月,苏州公布2020年度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名单,江苏邦融微电子有限公司成功入选。

如张飞飞所说,公司去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公司愁订单,下半年就开始愁供应啦”,全年实现营收6000万元左右。如今,邦融微电子成为国内指纹识别专用SoC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研发的指纹识别芯片、人脸识别模块、指纹及人脸解决方案等产品,被业界称为“锁中CPU”。

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昆山工研院为企业浇灌的“第一碗水”,不仅畅通了企业的血脉,也成为了企业的“源头活水”。人才科创企业凭技术起家,却常常被融资问题“绊住了脚”,影响“生长发育”速度。显然,昆山工研院清楚知道这一点。

对此,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盛泽林感同身受。“回顾这十多年的发展,昆山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吸引高科技企业落户的政策,是助推泽璟制药生根、快速发展的因素,也是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的重要原因。”盛泽林说,作为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新药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泽璟生物制药是国内资本市场首家无收入未盈利企业的A股IPO企业,也是国内首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

6月12日,距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泽璟制药申报的一类创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上市42小时后,泽璟制药研发的泽普生首单出库,并向全国医院和药房供药。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泽普生首个目标适应症为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是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将为中国肝癌病人带去新的希望。

而在成立之初,面对小核酸以及生物医药这样短期内“看不见曙光”的产业,昆山工研院凭借敏锐的战略眼光,为当时的泽璟制药投资500万元。泽璟制药上市后,目前市值约150亿元。这个过程,经历了足足11年。

超前的眼光不止体现于此。同样是关注小核酸产业,昆山工研院运用“保姆式”服务,助力瑞博生物获得7.8亿元人民币的三轮融资支持。通过工研院小核酸研究所的平台策源,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实现了“0到100”的突破。除此之外,昆山工研院协助维信诺公司建设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中试生产线,打通产学研和市场化通道,实行产业化发展,助推维信诺上市。

一家家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昆山工研院成为企业发展进击之路上的“助燃剂”。截至目前,昆山工研院衍生孵化企业超400家。

协同创新

打造最优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企业有什么技术需求,尽管向我们提。”去年12月14日,昆山工研院“祖冲之攻关先锋队”来到昆山惠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助力企业技术攻关。

“祖冲之攻关先锋队”是昆山工研院实现“企业需求快速知道、科技服务快速到位、技术攻关快速解决”的线下抓手之一,通过这支队伍,助力企业对接研发需求“最初一公里”、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19年3月,昆山启动实施“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面向全球发布1000项企业技术需求,征集解决方案。该项目以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创新发展为任务,聚焦光电、半导体、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四大高端产业,每年向全球发布“需求清单”、征集“供给清单”,通过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国际先进技术导入等路径,滚动实施千项产学研项目,攻克百项“卡脖子”技术难关,形成十项国际领先水平技术项目。

依托这支先锋队,昆山工研院线下搭建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桥梁。截至目前,先锋队走入希盟自动化、长鹰硬质合金、中信博等逾300家规上企业,挖掘企业技术需求170余项,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产学研对接活动超70场,促成产学研合作60项,全年签订技术攻关合同金额达2.3亿元。

在线下活动热闹开展的同时,昆山工研院全面升级“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平台”,注册技转服务机构48家,线上发布技术需求1776项、技术成果5911项,实现技术供需“全天候”,促成海内外重点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及人才团队、昆山企业线上对接。

去年,昆山工研院发挥国资引导作用,牵头设立昆山首支规模2亿元、首期募集5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昆山天使期、初创期人才科创项目,成为打造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国资第一天使投资平台,也是全国县域首支由国资全额出资的天使投资基金。

“我们深入调研发现,由于担心周期长、见效慢,市场上的‘天使基金’大部分都投给了成熟的中后期企业。”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投融资管理部副主任梁辉说,工研院天使投资基金主要投向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昆山主导产业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金额最高500万元,加大科创项目引育力度,同时做好投资风险防控,使之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创新产业集聚的有效助力。

梁辉介绍,昆山工研院以天使投资基金为抓手,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源深度融入创新链和产业链,加快科技金融服务提档升级,并完善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全市金融支撑能力,打造创新生态环境育成标杆。此外,昆山工研院还依托人才科创资源,根据昆山各区镇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与各区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光电、半导体、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打造专业产业园区,形成“1院+N基地”协同创新格局。

开放创新

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

去年12月10日,全国对俄科技合作基地联盟2020年会在昆山开幕,大会分析了对俄国家科技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该联盟是我国加强对俄科技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协同创新的载体。2018年,昆山工研院获准加入该联盟后,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共建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昆山)创新中心,与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白工业园(昆山)创新中心。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昆山工研院把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开放环境下自主创新、招才引智,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创新浓度。

2019年9月,“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昆山工研院揭牌。研究院由昆山联合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共同打造,吸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引领性、原创性、标志性的技术成果在昆山转移转化、落地生根。

当日活动现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副院长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院士被聘为“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他说,近年来,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众多院所与昆山科创企业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启动,将为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创造基础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昆山工研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紧抓2020-2021中俄科技创新年合作契机,依托“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运作俄罗斯鲍曼技术大学昆山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在乌克兰、白俄罗斯设立3个“一带一路”国家海外联络中心,导入沿线国家和地区高端人才和产业化项目。据统计,昆山工研院导入国际科技成果200余项,促成共建企业国际联合实验室7个,合作总金额超3000万元,不断深化与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欧亚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内涵。

昆山工研院持续放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平台效应,面向全球布局科技招商网络,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设立4个人才科创联络中心,在美国、日本筹建联络中心,逐步聘请一批国际化技术经理人在全球范围内遴选项目,努力将昆山科创的触角延伸到国际创新的头部区域。

以依托昆山工研院建设的沪昆科创中心为例,2019年在上海成立后,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围绕“昆山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集聚了科创帮、宇墨咨询等9家沪上技术转移机构,并按照“一星期、一专家、一企业”机制,设立沪昆技术专家工作室,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打造昆山与上海科创合作的“桥头堡”、科创政策的“试验田”、人才交流的“会客室”、科创成果的“展示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根据部署,昆山工研院将进一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面向前沿领域,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更深层次构筑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在全球范围汇聚配置创新资源,为创新发展提供“原动力”,为资源集聚打造“强磁场”。

本版撰稿 范昕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