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华日报(2018直播全国两会):协同创新,跑出长三角“加速度”

   2018-03-20 新华日报(2018直播全国两会)
46
核心提示:沪苏浙皖党报联动邀四地代表委员共话创新驱动 ——协同创新,跑出长三角“加速度”《新华日报》 2018年3月2

沪苏浙皖党报联动邀四地代表委员共话创新驱动 ——

协同创新,跑出长三角“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18320 2018直播全国两会


黄 震 全国政协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王 秦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

刘 锐 全国人大代表、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王容川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

图片从左至右: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G60科创走廊商务区临港松江科技城。苏州城市风景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的创新优势有哪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还存在哪些瓶颈?这些话题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今天的“两会·长三角圆桌”专栏,本报与解放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合作,采访沪苏浙皖四位代表委员,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协同创新,打造长三角“科创湾区”

观点

推进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形成具有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长三角城市群,助推长三角新一轮经济腾飞。

作为世界高科技创新的高地,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拉动美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对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黄震建议,打造长三角科创湾区——“中国硅谷”,并以此为“牛鼻子”,推进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形成具有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长三角城市群,助推长三角新一轮经济腾飞。

“打造中国‘硅谷’,上海拥有独一无二的有利条件。”黄震表示,长三角聚集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批一流大学,为高科技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长三角湾区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优厚。黄震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上海的青浦、松江和金山等工业园区,都是我国经济与高科技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已入驻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此外,充盈的创业资本和风险投资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也将对高科技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如果能打造一个共同的科创高地,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畅通流动与共享,把优质的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全吸引过来,就能建成‘中国硅谷’。”黄震说。

不过,三省一市一体化进程还有不少障碍。黄震认为,目前三省一市还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跨行政区资源配置困难,人才的跨地区流动也不充分。“交汇边界变成‘隔离带’,成为发展‘洼地’。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黄震认为,长三角科创湾区的建设,关键是打破行政管辖,建立全新、高效的跨省市协调机制,在湾区内实现科技、资本和土地资源共享。三省一市可共同制定土地规划,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快捷公共运输系统和服务体系,探索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口流动的制度阻碍。他还建议,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制定相关的政策,培育科创沃土,使长三角湾区成为“中国硅谷”,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最具影响力的科创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需要三省一市共同努力,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协调机构。”黄震认为,打造长三角科创湾区,将使三省一市真正融合在一起,劲往一处使,走向一体化,使科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助推长三角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龙头。

创新共赢,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观点

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强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以创新引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以开展我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一深化四提升”专项行动,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实现大幅跃升,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创新型省份建设站在新的重要起点。

党的十九大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列为七大战略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王秦看来,创新合作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主流趋势,只要大家聚焦各自优势领域,就可避免低水平竞争;只要大家加强协作交流,就可避免无序竞争,从而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

长三角各地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不尽相同。王秦建议,坚持系统化思维,加强统筹谋划,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推动各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理念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力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同时,发挥首创精神,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科技服务一体化、“创新券”通兑通用、共建共享科技基础设施和创业创新载体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长三角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不少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创新合作受限于行政壁垒和既有利益格局,需要通过不断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有效支撑区域合作;客观上还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状况,导致科技资源不能实现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区域创新体系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要素流动渠道还不够顺畅,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还不够系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整体创新效率提高和创新能力提升。

王秦表示,江苏将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强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以创新引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加强协同,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合力推进共建共享跨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创建国家实验室,为长三角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源头支撑。加强创新协作,协同布局若干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性协同创新网络节点。

优势互补,加快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共同推进长三角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推动技术、资本和产业市场联动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打造最具活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集群。

保障有力,不断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环境。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全社会创新主体之间科技合作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长三角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协作网络,加强跨地区行政执法,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一条走廊,打通创新要素流动通道

观点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大通道。

企业上新产品,经常需要使用大型检测仪器。如果资源无法共享,企业就得自己掏钱买仪器。仪器昂贵但使用频率不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在嘉兴,这已不是问题。根据浙江省科技厅、上海市科委、嘉兴市政府三方达成的协议,上海780家高校、院所、第三方实验室等总价值过百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以及超过20万项的检测检验服务,纳入嘉兴科技“创新券”补贴范围。刘锐认为,嘉兴此举打破行政壁垒,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互利共享。

长三角一体化,刘锐最关心的是创新资源的协同。在她看来,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家各有优势。嘉兴、绍兴等城市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上海等科研资源较为集中的城市提供科研成果的试验场。比如纺织行业,各企业不断地向学术界提出关于材料学、纺织技术和激光技术的新问题,产业持续旺盛的需求能牵引科研的不断发展。

“当然,要实现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光有产业合作还不够,深层次的制度合作是未来的方向。”刘锐告诉记者,眼下,浙沪正协同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推动科技产业合作,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共同制定中。而作为协同创新网络的组成部分,浙沪已于去年7月就共同推进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签署相关协议,双方将联手打造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的大平台。

在刘锐看来,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提出“生而逢时”。她认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大通道。刘锐建议,从国家层面将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这一地方创新实践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试点项目,并予以立项支持。“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涉及不同的行政区域,唯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打破行政藩篱的束缚,发挥合作互惠的协同优势。”

她还建议支持在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地带进行重大科技创新布局;支持在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地带对重大科技产业发展平台进行统筹整合提升;支持培育具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整合配置能力的第三方创新服务机构。

共谋共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观点

要注重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强各省市各类科技、人才、产业规划对接,共同研究谋划区域科技创新战略。

随着长三角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区域内的协同创新举措逐步推进、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王容川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区域协同创新布局;推进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产业对接协作,共同利用创新资源和成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王容川进一步阐释说,要注重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强各省市各类科技、人才、产业规划对接,共同研究谋划区域科技创新战略。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区域内基础科学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已有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大中心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挥更大作用。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合芜蚌、苏南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互动,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创新服务联盟,共同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生态。

“长三角地区省市于2016年共同签署《沪苏浙皖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迈出的重要一步。”王容川说,要实施好协议,深化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以及专业技术服务、资源条件保障等共享平台建设,逐步构建长三角地区技术要素的网络化对接平台。长三角地区积聚大量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优质科教资源,要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依托各地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探索建设跨区域的功能型平台,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合力。

王容川表示,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既要靠市场,也要靠市长”。政府必须积极引导、协调,提供有力政策支撑。要创新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创新政策协同,探索完善地区间规划衔接、生态补偿、项目协调等工作机制,携手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国际性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技术发明的重要策源地、新经济新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域,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本版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任松筠

解放日报记者 吴 頔

浙江日报记者 刘乐平

安徽日报记者 朱胜利

本版供图:

新华日报记者 肖 勇

解放日报记者 张海峰

浙江日报记者 王坚颖

安徽日报记者 徐国康

程 兆

邱树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