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华日报(头版): 高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2018-07-17 新华日报(头版)
46
核心提示:高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改革开放40年江苏高新区辉煌发展路(上)新华日报 头版 2018年07月17日只

高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改革开放40年江苏高新区辉煌发展路(上)

新华日报 头版 20180717

只需抽血即可检测绘制基因图谱,为癌症患者提供精准医疗;全球逾九成智能马桶盖的核心技术产品,均出自江苏企业……盛夏时节,记者走访江南江北,感受我省各地高新区的蒸腾活力。

从1988年开始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我省目前已拥有高新园区4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8家,位居全国第一。48家高新区以占全省4.8%的土地面积,创造全省25%的地区生产总值、32%的工业总产值、35%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区已成为江苏最具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成为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

练好“内功”,

企业走上创新“前台”

“以前癌症病人的活检要钳取病变组织进行,利用我们发明的‘液态活检法’,只需通过抽血即可实施,无创又便捷。”7月5日,在南京高新区,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蒋斯明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测序试剂盒,可绘制癌症患者的基因图谱,破解生命“密码”,帮助患者寻求更准确的治疗药物。

这样手握自主知识产权“利器”,在市场上行稳致远的企业,在我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地沟油一直是环保“顽疾”,位于常州高新区的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油脂回收提纯系统”,却可严格防控地沟油。公司董事长李月中说:“环保行业很辛苦,但企业要扛起这份社会责任。在餐厨垃圾处理、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等细分领域,我们争取做到行业龙头。”

落户于无锡高新区的朗新科技被视作软件信息业界“黑马”。“去年研发投入达7.8亿元,研发占比超过10%。”企业发展部总监丁祖忠告诉记者,朗新与蚂蚁金服合作打造的“智慧电务云平台”,让电费缴纳变得简单,动动手指,通过支付宝就能完成。

在昆山高新区,苏州昇印光电有限公司掌握着同行业最尖端的技术。公司总经理高育龙介绍说,企业研发的最新纳米技术印刷,可在塑料上实现金属光泽和渐变效果,让手机后盖变得炫酷靓丽,如今已运用于80%的国产手机上。

提到马桶盖,人们第一反应是想到日本生产的智能马桶盖,其实全球逾九成智能马桶盖的核心技术产品,均出自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的智能马桶盖核心技术控制器,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公司董事长周荣说。

在盐城高新区,有一家拥有国内最先进液晶显示模组生产设备的企业。“这套智能设备全自动化程度高,可极大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盐城华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凡永亮告诉记者,公司研发设计生产的产品,在国内液晶显示行业中名列前茅。

“高新区集聚全省近一半高新技术企业,每平方公里产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6亿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倍。” 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处处长张少华介绍说,这些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跃升为我省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特色产业,

勾勒发展“路线图”

企业强则产业强。我省各地高新区坚持前瞻引领、高端攀升,进一步围绕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强化创新供给能力,培育发展带动性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南京高新区正着力打造‘两城一中心’,围绕‘芯片之城’建设,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140余家入驻;围绕‘基因之城’建设,集聚410家基因及生命健康类企业。”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科技创新局局长方靖表示,南京高新区已整建制并入南京江北新区,未来将努力建成全省创新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极。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近来常州高新区捷报频频。”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告诉记者,通过持续创新和推进,区内光伏智慧能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两大特色产业分别进入国际、国内前端,成为领跑行业的产业地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实现持续创新成长,高新区的特色产业方向越来越清晰。

“区内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无锡高新区副主任、新吴区副区长胡逸介绍说,高新区建设慧海湾小镇和鸿山物联网小镇,以“双城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设有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继续构筑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地。

“从运河时代迈向太湖时代,高新区确立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三大特色产业,形成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顾君告诉记者,高新区正加速从“高新制造”向“高新智造”“高新创造”跨越,为苏州注入澎湃的可持续动能。

在泰州医药高新区,泰州迈博太科医药有限公司有三个抗体药物进入临床三期,这些产品可替代进口药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对于迈博太科这样的企业,高新区的吸引力之一就是产业链上下端企业的集聚效应。”泰州市委常委、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陆春云说,高新区正致力于打造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特色产业,助力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苏北唯一产城融合示范区。”盐城高新区科技局局长王中海表示,坚持集约集聚发展,坚持“转移+转型”“龙头+特色”,注重项目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让高新区发展品质更上层楼。

创新创业人才,

乘着东风好行船

在位于昆山高新区的苏州华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透过监控镜头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豚鼠、兔子、猴子、比格犬等实验动物喂食药物,这是新药上市前必须进行的非临床研究。“2016年,公司受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来昆山落户,我也离开医院来到华测做负责人。”公司总经理陆国才告诉记者,昆山高新区惜才爱才,有潜力有技术的人才都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作为全国首家县级市国家高新区,我们通过放大海创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字号’品牌效应,吸引人才源源不断涌来。”昆山高新区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局局长赵姝说。

唯有创新,才能争先,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省各高新区拓宽思路多方引才,让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推进器,成为托举产业腾飞的翅膀。

在南通高新区,有一位企业家几乎和园区同步成长。2005年,刘佳炎离开美国回到家乡南通,创办创斯达集团,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纽芬奇无级变速系统生产线。“像刘佳炎这样的海归人才,在我们高新区还有很多。”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辉表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从生产型的蓝领工人到大学本科、研究生都可享受不同补贴,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为高新区带来不竭的后续能量。

在徐州高新区,华洋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盛文燕,带着团队建立一系列平台,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国内煤矿物联网领域的领航企业,其产品在全国400多个大中型煤矿应用。

“徐州高新区注重发掘高校富矿,坚持围绕产业觅人才,成效显著。” 徐州高新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滕文桦说,高新区正加快建设教授聚创园、大学生创业园,为高新区发展积蓄力量。

本报记者 孙 庆 王 拓 梦 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