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一区两中心一集群”的背后——
看“硬核苏州”这样布排“创新矩阵”
新华日报 2021年4月16日 头版
本报记者 孟 旭
金鸡湖畔春意浓,一波利好消息接踵而至: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双双落地,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的苏州纳米新材料集群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先导区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得到科技部复函支持。
“一区两中心一集群”获得国家层面批复,是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产业快速成长的生动写照,也为苏州“十四五”开局再添强劲动能。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说,苏州将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更大力度整合创新资源,积极组织具有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探索更加灵活的运行机制,加快打造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长极。
500亿投入,
“一号产业”站上新风口
3月的最后一天,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成为苏州工业园区今年第6家上市公司。艾隆科技是一家提供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其产品和服务覆盖国内6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300多家三甲医院。在园区49家境内外上市企业中,生物医药板块有19家,超过三分之一,充分展现了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硬核实力。
这几年,苏州将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重点打造,而作为“高原”上的“高峰”,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质态和创新能力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1800家,专业人才总量超4万,去年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拿下我国生物医药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园区可谓实至名归。
3月21日,科技部发函同意以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为主体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根据科技部复函,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药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和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根据规划,该中心的资金总投入将超过500亿元。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既是园区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意味着园区再次担负起国家使命。”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勰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上还存在差距,如新药的靶点开发和验证、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药研发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将从“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平台服务技术应用”等5个方面入手,支撑产业向更高端迈进。
集群化,纳米技术串联新业态
“纳米技术如同一根金丝串起众多产业,为苏州工业园区集聚了丰富的上下游业态。这种集群化发展,有利于稳定和优化产业链。”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李霁雯说。此次以园区为核心的苏州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表明园区离打造“世界级纳米产业集群”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内首个把纳米技术应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也是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近几年,园区将第三代半导体、纳米生物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材料端,以及微纳制造、光电子等应用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增强。
第三代半导体,也是这条产业链上的一环。近日,科技部复函支持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由江苏省政府、深圳市政府联合支持建设,其中,江苏平台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为建设实施单位。
“这种管理运行模式的特点是目标协同、共管共治、互相开放。”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科说,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未来将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
“具体说来,就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在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高级项目经理苏旭军以电子显微技术平台举例,“这台设备每年可为一两百家半导体企业提供产品可靠性分析等服务,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AI加持,“苏州制造”增添新内涵
“如果把自动化生产线比作‘手’,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它装上大脑,让手脑协同发挥最大效能。”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蔡昌蔚介绍,公司研发的水滴智造平台,针对的就是制造业软件应用广泛存在的投入大、周期长、管理粗放等问题,致力于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制造运营解决方案。通过该平台,有合作项目获得了超300万元/年的收益。
瀚川智能,是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企业典型。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周村说,制造业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园区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必经之路。早在2017年,园区就在国内率先出台了专门针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鼓励政策,现已集聚人工智能核心企业660余家,产业产值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稳定增长。
强大的制造业,欣欣向荣的人工智能产业,无疑将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提供肥沃的“试验土壤”。科技部复函中明确要求,苏州试验区要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国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大中型地级市转型发展路径。
根据苏州的建设方案,苏州工业园区将依托苏州超算中心、国科数据中心、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微软、华为、华兴源创、江苏北人、思必驰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先导区。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说:“我们将瞄准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条,力争在几个关键领域率先突破,用人工智能技术赋予‘苏州制造’新的内涵,为全国输送更多‘园区经验’。”
“一区两中心一集群”这四块金字招牌,体现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顶层设计的精心布局,也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由此迎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风口。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教授方世南认为,随着“一区两中心一集群”建设的快速推进,苏州必将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新突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