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云南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打造“双创”基地取得显著成效

   2016-05-17 云南省科技厅
37
核心提示: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营造全社会“双创”氛围,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云南省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营造全社会“双创”氛围,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云南省科技厅积极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创新创业资源聚集,推动云南省创新创业事业发展及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云南省众创空间建设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科技厅牵头起草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并于2015年6月20日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文件明确了云南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措施等,提出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牵头起草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送审稿)》、《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送审稿)》,将于近期报请省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5〕25号)要求,及时形成《云南省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云科办发〔2015〕4号),指导全省众创空间的培育发展。
  二、积极培育众创空间
  2015年7月以来,云南省科技厅面向全省16个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及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有关单位,先后组织了两批众创空间的培育认定工作。
  首批认定36家众创空间,并由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补助。其中,云科北理工五华、云科爱园艺、云科昆理工等10家众创空间获得国家科技部备案,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云南省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排全国第19位、西部第6位。
  2015年,将44家众创空间纳入省级培育名单,至此云南省众创空间建设实现16个州市全覆盖,并逐步形成国家—省—州(市)3个层次的众创空间发展格局。在云南省36家省级众创空间的发起下,“云南省众创空间联盟”正在筹备组建,联盟的组建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共享能力,推动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衔接,调动集聚全社会创新创业要素。
  三、开展系列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双创”氛围
  云南省科技厅组织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积极营造“双创”社会氛围。举办了首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地区赛、2015中国科技创业人才投融资集训营(云南?生物产业专场)、京滇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活动、云科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培训、“打造学府创新创业走廊 铸就云科众创品牌”双创工作推进会等系列活动,营造“双创”社会氛围,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四、推进云南省创业导师库的建设
  通过省内外创业导师的征集、筛选、审核,形成了由100名投资人、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云南省创业导师服务团第一批创业导师,为进一步提升全省众创空间建设、服务和管理水平,切实帮助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供智力支撑。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批创业导师的征集工作,继续壮大创业导师队伍,推进创业导师面向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工作,激励和帮助更多创业者创新创业。
  五、积极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双创”
  在云南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公开向社会推荐了两批开放共享科技资源目录,包括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4家单位的400余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共享科技资源,进一步提升面向众创的资源共享和服务水平,降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成本,为全省经济稳增长提供技术支撑。
  六、全力打造“学府创新创业走廊”
  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全省创新创业的核心区和聚集地。“学府创新创业走廊”西起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沿学府路,东至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呈贡大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廊四片”创新创业发展新格局,聚集了云科昆理工、云科北理工五华、云科银河、云科致公等24家众创空间。
  近期主要打造金鼎科技园众创空间核心区,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为支点的学府路创新创业聚集示范区。中远期打造辐射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呈贡大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核心的创新创业聚集区,辐射州(市),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众创空间国际示范区。
  在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科众创空间已逐渐成为广大创新创业者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据不完全统计,认定的众创空间面积20余万平方米,已服务创业团队600余个、创业企业400余户,举办创新创业活动400余场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近300场次,吸纳5800人就业,服务的团队和企业获得投资累计超过1个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