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20“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
10名“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山东港口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青岛港首席高级工程师张连钢;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农艺师朱俊科;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山东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德军;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杨美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菅向东;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李海波;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淑娟。
跑出新时代科技创新“加速度”——2020“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侧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12月15日,2020“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上,10位“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亮相现场,他们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跑出新时代科技创新“加速度”,为山东创新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我的最大特点是,只要定下的目标,我会用生命去实现它。”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身在外地,不能赶到发布现场,他在视频中这样说。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谭旭光永远不知疲倦,矢志不移挑战世界一流。今年9月,一款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在潍柴面世,这款世界上热效率最高的柴油机正是由谭旭光带领一支80后、90后团队自主研发完成的。为了走在行业的尖端,他有着“疯子”一样的执着,时刻保持“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旺盛斗志,心无旁骛攻主业,引领中国装备走向国际一流。 “悬壶何曾惧瘟神,济世从未恐魔鞭。无须问,路途多凶险,勇向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菅向东一首气势磅礴的《满江红·武汉抗疫》,写出了医护人员在新冠病毒面前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白衣为甲,医者仁心。作为山东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暨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菅向东2月7日抵汉,驰援湖北60多天。“我们治愈出院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满头银发的大姨,她透过病房的玻璃跟我们招手,给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用武汉方言讲:谢谢你们,齐鲁医院的医生们。”菅向东回忆道:“这对我们是一种至高的荣誉,这就是我们医生的意义所在。” “我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种地的’,把根扎在这片土地上我才觉得踏实。”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农艺师朱俊科说。因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从小在农村长大、儿时的最大梦想是跳出“农门”到大城市有所作为的朱俊科,又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通过自己的所学来美化这片土地、丰富这片土壤。“看到村民丰收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坚定了我回乡创业的念头,今后我会继续扎根土地,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努力,为农民的粮袋子更满、钱袋子更鼓作新的贡献,为农业代好言。农业一定是一个有奔头的产业。” “我经常和学生们说我是‘70后’,我还很年轻。越忙我心情越好,干劲越大,我还能为国家再多做点儿事!”今年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是今天10位“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中最年长的,他扎根在海洋防腐这个看似冷门的学科,敢做一名“拓荒者”,率队摸清全国腐蚀状况“家底”,进行控制策略研究,研发防腐新技术并致力于推广应用,减少海洋腐蚀损失。现在,侯保荣仍然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全国各地,最近3年的飞行里程高达30多万公里,可以绕地球8圈。“科技工作者永远年轻,因为科技永无止境。”侯保荣说。 他们用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打造了山东科技的最强“内核”,他们扎根在科研生产一线,把论文写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在不同的岗位坚守着相同的初心,用责任担当书写人生芳华。“一个个创新奉献的故事,令我非常受感动、受鼓舞。致敬最美,对标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学习楷模,勇担使命,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在现场观看的山东计算机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小羽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