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技日报》聚焦滨州科特派:千亿产业集群崛起,科特派成关键要素

   2021-01-14 科技日报
41
核心提示:在地方产业发展和引才方面,科特派和科技副职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发挥参谋智囊、科技先锋、桥梁纽

在地方产业发展和引才方面,科特派和科技副职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发挥参谋智囊、科技先锋、桥梁纽带和领军人才作用,解决“企业不知道技术在哪里”和“科研院所不知需求企业在哪里”的问题,实现产学研精准对接,真正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孙学森 滨州市科技局局长

戴着粗框眼镜、身着牛仔裤、脚蹬运动鞋,看上去文静娇弱的“85后”姑娘吴元元更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名片提醒着记者,这位创业者有故事——她与袁隆平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将高科技成果植入本地;她将香菇种植的传统地栽式改为床架立体式,开启食用菌全年生产模式。

位于山东北部,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是农业大市,从粮棉到蔬果、再到畜牧,大体量是其特色;但滨州人并不贪大,求精才是他们想要的。为此,滨州人先后将粮食加工、畜牧水产打造成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1年元旦过后,科技日报记者在此采访时发现,滨州千亿产业集群崛起背后,类似于吴元元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功不可没。他们既是创业者,也是带动者,更是帮扶者。他们或胸怀故土,携资回报;或走出“象牙塔”,将论文写到田间地头……

建设千亿产业集群,打造乡村振兴的“滨州样板”,科特派扮演了重要角色。

图 | 山东滨州的优秀科特派吴元元积极引进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搞好试验、示范,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周边3000个食用菌农户走上致富之路。本报记者 王延斌摄

导资源引人才:

大学教授找到了“新舞台”

在滨州畜牧水产集群的重要一环山东鲁北盐化有限公司的盐场里,一池池喜人的“粉黛”,是该公司的盐藻。盐藻富含胡萝卜素,可加工成高端保健品。养殖盐藻后,“螺旋藻盐”便成了副产品,价值比普通食盐上升了六百倍。

海水除了“初级卤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进入养殖卤虫、盐藻等微生物环节——这让当地人开了眼。

而这些改变始于一个科技特派员的到来。

从山东省烟台市出发,到滨州市无棣县,450公里,开车6小时,但对鲁东大学教授邹宁来说,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在内心深处,烟台人邹宁,早已把无棣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无棣拥有40万亩盐场,成方连片的海洋资源即使在海洋大省山东也为数不多,邹宁在这里找到了另一个舞台。他说,盐场抽取的初级海水含盐量在3%左右,适合养殖对虾。卤虫和卤虫卵是高端水产养殖的优质饵料,市场价格较高,海水提完溴素浓度达到6%时,比较适合养殖卤虫;但当海水浓度达到18%时,由于缺少饵料,卤虫数量锐减,如果这时增加饵料,卤虫依然可以获得高产。邹宁的研究成果无疑为无棣的盐场增加了“含金量”。

滨州市科技局局长孙学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滨州瞄准当前农村科技力量不足的现实,加强顶层设计,放眼全省科技人才,选优配强充实科技特派员队伍。被选出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学识渊博,更需要深爱农业,手握成果并具备推动转化的资源和能力。而邹宁成了典型代表。

记者了解到,邹宁不仅为无棣引进了近百名全国一流专家,而且组织团队人员筛选喂养卤虫所需的耐高盐度微藻新品种;帮助山东正海集团开展盐藻的工业化和池塘培养;联系促成了国家级专家张成才、李书鸿与山东悦翔生物有限公司合作……

精准对接:

院所摸透需求,企业找到技术

在滨州市郭马村,有一片占地万余亩的林场。每到生长季,高高的白蜡树、白蜡苗、国槐等绿油油一片。林中,鸡欢,鹅叫,鸽飞,羊走……当地人说,农业科技的注入,让郭马村走上了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造林育苗致富之路。

当地人眼中的农业科技,来自山东省农科院科特派专家们的资源输出。

五年前,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副所长井庆川来到当地,并担任科技副县长。一同到来的,还有11名博士。后者扎根基层,担任科技副镇长。从科技副县长到副镇长,专家们“组团到来”,实现了最新研究项目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精准对接。

在郭马村,村民们从2012年开始种植白蜡,科技副镇长到来后,指导村民在树下种植食用菌,一亩地增收四五千元。

在佘家镇,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所建设了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薄荷示范基地和博士工作站,完成了《佘家镇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给当地指明了发展道路。

在西小王镇,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建设了棉花中心鲁北试验培训基地,使得当地棉花产业进入三产融合轨道。在小泊头镇,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开展盐碱地覆膜水稻种植试验示范……山东省农科院的帮扶成果在滨州各镇村、各企业遍地开花,专家们成了农民兄弟的好朋友。

孙学森表示,无论是科特派,还是科技副职,本身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与挂职地在产业方面有较高的契合度。在地方产业发展和引才方面,他们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同时集聚派出单位、科技副职团队等资源,发挥参谋智囊、科技先锋、桥梁纽带和领军人才作用,解决“企业不知道技术在哪里”和“科研院所不知需求企业在哪里”的问题,实现产学研精准对接,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真正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培养“土专家”:

打造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小泊头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国利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优秀科技特派员”是有原因的,他热心、勤快,从不吝啬与农民兄弟分享自身绝学。

“作为在枣树底下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我研究的冬枣温室提早成熟栽培技术取得成功,成为全国大棚冬枣栽培首例。它解决了冬枣集中上市的矛盾,经济效益比普通冬枣提高6—8倍。”让刘国利自豪的是,这一栽培模式还被中央电视台7频道进行了全程录制。

由于枣树的结果枝组结果5年以上就开始衰老,枣果产量和品质会明显降低,通过反复试验,刘国利用十年时间发明出“枣树结果枝组更新复壮与结果两不误的生产技术”,被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改变了传统的枣树更新复壮模式,在当地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

从政府工作人员到“土专家”,刘国利的成长故事在滨州并不少见。滨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技服务下基层”活动,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把农业科技传播到千家万户,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掌握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乡土科技人才。

记者了解到,顺着农业链条寻找难题,滨州还有更多尝试。比如他们根据苗木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了上百名农产品经纪人,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乡村振兴‘滨州样板’关键在人。”孙学森表示,我们通过成立滨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探索院地合作新模式,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及培训,不断输出本土人才,建立起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库。

正是这些人才的存在,让他们打造“滨州样板”有了十足信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