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从济南到潍坊,从潍坊到青岛,一批新科技、新技术为代表的高新企业,正在成为工业大省转型升级中的新动能。
山东省科技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拥有各级孵化载体近千家,省级以上600多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1家,众创空间24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820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超过1.4万家。
一直以来,人们对山东的固有印象是:工业大省,这里有能源、金属冶炼、机械等涵盖齐全的产业门类和潍柴动力、魏桥、海尔等重点企业;同时由于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这座工业大省也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点产区。如今,从济南到潍坊,从潍坊到青岛,一批新科技、新技术为代表的高新企业,正在成为工业大省转型升级中的新动能。
“转型升级、‘转’字当头,必须转,尽早转。”张振树说,传统落后产业普遍高能耗低效益,不转型,最后只能被市场淘汰。
张振树是潍坊高新区科技局发展规划科科长,日常工作主要围绕创新政策研究、科技平台建设、科技合作与招引,帮助企业申报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在他眼里,山东这几年在培育高科技企业,搭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平台方面下了很大力气,科技型企业不断增多,整体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
以他所在的潍坊高新区为例,目前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去年新认定瞪羚企业27家。瞪羚企业群体成长速度块,平均营收达到3.14亿,三年的平均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40%,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8%。
针对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山东政策层释放了极大的能量。山东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陈成刚介绍,仅省科技厅就联合财税等部门围绕构建创新创业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等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和意见。不到3年时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18407家企业的研发投入56.4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上千亿元。
政策推动之下,创新的环境、成效和吸引力也进一步凸显,科技型企业持续增多,投资基金数量快速增长。
“越来越多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来到青岛,越来越多本土创业者,从不了解资本市场到利用资本,寻求上市。”青岛孵化器平台海创汇总经理刘长文说。
从搭建孵化载体到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山东企业数量和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仅2020年一年,山东就新认定372家瞪羚企业和5家“独角兽”。加上此前三批,目前山东共有瞪羚企业709家、“独角兽”企业13家。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是从事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
陈成刚介绍,围绕更好地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在培育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山东省科技厅将进一步优化全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发展布局,引导市地与社会力量加大对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的发展水平。
山东创新优势:基于实体产业的科技创新 刘长文所在的海创汇,是海尔集团打造的面向全球创业者的创业加速平台,同时也是山东本土成长起来的一批民营孵化器的典型样本。 早在2014年,海创汇在青岛依托海尔的品牌和产业资源,为中小创业者提供基于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渠道、创投等全产业链条服务。 刘长文介绍,海创汇主要做三件事情:内部搭建平台,帮助海尔员工从雇佣者转变成创业者、合伙人;吸引外部创业者到海创汇的平台上创业加速;在海外搭建平台,帮助中国创业者走出去,帮助外国创业者走进来,核心服务是提供资金、产业资源、大企业品牌背书和商业模式。 在过往7年接触过众多创业者后,刘长文感受最深的,是一家初创企业在早期要面临的诸多挑战:最难的是第一笔订单,而订单的本质则是找到企业的应用场景;同时,作为一家创业型企业,市场往往对它缺乏信任;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则需要资金。 “海创汇的好处,是把海尔大企业应用场景和产业资源开放,让创业者们到这个场景中共创,帮助他们减少失败,跨过‘死亡谷’。”刘长文说。 在海创汇,有关海尔产品中涉及的场景,都可以与创业者开放共享。比如,海尔洗衣机在阳台上,初创企业可以将自己产品融入,一同与海尔构建阳台场景。再比如,企业的技术也可以直接应用于海尔饮水机、空调等产品。 大企业背后的资源,以及那些有关科技的想象,让海创汇模式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目前357家企业使用了海创汇提供的创业孵化和投资加速,4000个项目出现在海创汇的平台。而海创汇也已成功孵化出3家上市公司、5家独角兽企业、30多家瞪羚企业,平台总的项目总估值超过了2000亿元。 2020年3月,海创汇被青岛市授予全国首家代理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这也意味着在,在政策引导下,包括山东青岛市的高成长企业都能被推荐、引导到海创汇的孵化上加速。 “相比单纯的资金扶持,这是帮助一家创新平台实现快速发展最好的支持。”刘长文说。 立足区域优势做文章,青岛所处的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也是工业大省。而青岛具有非常优越的区域优势: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既有海尔、海信等大型工业企业,也有中车青岛四方、青岛四方庞巴迪等制造企业,工业基础发达,科研实力强,与制造业相关的科研人员也相对充足。 “这是包括青岛在内的山东创新优势。”刘长文认为,这也决定了本土创业公司的特点:聚焦于实体经济,在模式创新方面可能略有不足,但脚踏实地;区别于互联网企业,没有采用烧钱的模式获取规模效应,是基于实体产业的科技创新。 2020年4月,“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成为青岛的新目标。首批发布的500个“工业赋能”场景,涵盖了智能应用、智能软件、工业大数据等12个大类。 上述目标的设定,也成为山东进一步吸引科技型企业的内动力。 刘长文说,这是为初创企业提供市场的土壤,鼓励更多工业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平台提供场景支持企业共创,政府则可以把更多场景开放出来,实现共赢。 多方支持:制度、政策与模式 为打造新经济增长极,2018年以来,山东密集发布多份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文件。 陈成刚告诉记者,围绕培育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2019年山东省科技厅联合多部门制定《山东省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根据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出梯次培育体系,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措施,并与各市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形成全省上下合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的新格局。 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山东科技厅联合多部门在2018年印发了《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对于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的质量,山东省科技厅还设定了孵化绩效目标,通过规范治理和发挥绩效导向等方式,引导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 制度的创新,带动山东产业变革的效应日益凸显。 在潍坊高新区,已经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光电园、生物园、软件园、蓝色智谷、北斗地理信息产业园等十多个专业化特色园区,正在成为这座“科技新区”的增长点。 张振树在日常工作外,经常要与区内众多企业打交道。在他看来,潍坊市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机械制造、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分布其中,既有转型的现实压力,但也蕴藏着一些独特优势。比如,工业基础发达,产业门类齐全,各种相应配套都能方便找到,人力资本也相对较低,因此潍坊市的产业转型具备天然的条件。潍坊高新区作为全市科技创新高地,肩负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潍坊高新区重点结合先进装备制造和声光电两大主导产业,不断探索新经济发展之路。 潍柴动力是潍坊重点企业,也是具有潍坊特色的内生培育典型样本。在潍坊高新区27家瞪羚企业中,从“潍柴系”直接孵化出来的瞪羚企业就有5家之多,还有两家是潍柴的配套企业。在大型企业产业链的带动下,配套企业成长速度也非常迅速。 张振树认为,这是潍坊高新区优势之一,通过大企业平台带动、孵化更多瞪羚独角兽企业,实现内生培育和外部招引相结合的企业引育体系。而在潍坊高新区,像这样的大企业还有歌尔股份、特钢集团等。 在平台载体提升孵化水平方面,潍坊高新区先后与清华大学、北航、中科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工信部电子五所等相关创新机构合作,设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区内企业与国内外创新资源的链接。 张振树表示,通过与上述机构的合作提升了高新区整体孵化水平和服务理念,在孵化投资、产业赋能方面受益颇多,特别是合作搭建的半导体照明检测、3D打印、工业设计等产业共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相关企业都可以到平台来、使用它,减少了企业重复投资,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了创新成本。 此外,园区在打造营商环境、减少审批流程、引进人才加快项目推进、帮助企业投融资、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不断出台扶持和优化政策。 在张振树看来,瞪羚企业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商业模式上更易受到市场认可。以高新区去年认定的27家瞪羚企业为例,2015-2018年,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7.2%,无一例外都是新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而高新区围绕他们,也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创新环境渐成 创新创业的新气象,正在帮助山东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 以刘长文所在的青岛为例,越来越多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来到这里。“在这之前,青岛的风险投资不是很活跃,基本上没有风险投资,创新创业类项目也很少。但现在来青岛的风险投资的基金数量快速增长。” 刘长文介绍,在活跃资本市场方面,青岛在2019年搭建了科技创新母基金,为创投风投机构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本土资本市场的活跃,也带动一批像海创汇这样的创新型投资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本土创业者,从不了解资本市场到利用资本,寻求上市机会。 截至2020年12月,青岛有10家企业IPO过会。刘长文认为,这与整个国家市场环境变化有关,但从中也能感受到青岛各级政府的引导,以及山东创新型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热切程度。 对于身在潍坊高新区的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华滋”)副总经理刘金明而言,营商环境的转好,对其吸引研发人才大有裨益。特别是去年以来的疫情中,高新区的帮助对刘金明所在企业的复工转产起到重要作用。 山东华滋是一家从事精密设备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疫情前,华滋主要生产圆刀模切机,疫情期间,经过对原有设备研发、改造升级后迅速生产出口罩机,从研发立项到产品实现,用了不到十天。 “日常,主管部门对我们就给予了各种政策支持和指导。疫情期间,公司物流能够得到快速恢复、实现复工,也与园区帮助调度物流、协调原材料有关。” 刘金明表示。 “政策对于科技企业的支持以及整体创新环境的改变,关涉其中的个体企业,都会受益”,刘金明说。 对于未来,无论主管部门抑或是个体企业,都充满期待。 “海创汇的希望是,搭建完善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平台,把不同创业者汇聚到这里,为他们提供从场景到模式到品牌到上市的全流程服务。” 刘长文说。 张振树说:下一步,高新区正在修订《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草稿已经出来了,正在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里面涉及了很多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内容,条条都是干货”。 对于陈成刚而言,“十四五”期间在继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提升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质量,将代表新动能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做大做强,在山东新旧能动转换、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当先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