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依托资源优势和民族医药优势,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已成为拉动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富民生态产业。全省中药材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从2010年的236.35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546.83万亩(数据来源:8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数据,下同),年均增幅达18%以上;全省中药民族药全产业链产值从2010的357.9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41.35亿元,年均增幅达17%以上。全省苗药销售产值从2010年的10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00亿元以上,产值实现翻番,并超过了全国藏药、维药、蒙药三大民族药之和,是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方面,中药材重点种植品种和鼓励发展品种达到50个,中药材生产重点县达到39个,种植区覆盖农户16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5万人,种植区农户药材种植人均收入达4614元;单品种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的品种由2010年的8个增加到2015年的17个;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方面来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由2010年的43个增加到2015年的56个。中药民族药制药工业方面,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明显。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企业由2010年的31家增加到2015年的57家;超过5亿元的企业由2010年的3家增加到2015年的18家。单品种销售收入上亿元的药品由2010年的17个增加到2015年的45个。中药民族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由2010年的28家增加到2015年的58家。中药民族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获中药新药证书8个(其中4个为新药批准文号);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由2010年的20个增加到2015年的64个,其中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实现了我省中药民族药领域国家级研发平台零的突破;科研人员由2010年的3145个增加到2015年的7850个;申请专利累计达到3014件,授权专利累计达到2163件。
2001年,科技部将贵州确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省,为生态良好、中药材资源丰富的贵州,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历届贵州省委、省政府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把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作为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举措。在政策扶持、经费引导、多种举措共推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基地建设初具规模。2005年,“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正式挂牌,贵州成为全国首家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验收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自此,贵州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0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贵州)基地”的载体作用,以“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为工作目标,注重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发展产业,以苗药为代表的中药民族药产业已成为贵州转方式、调结构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
省科技厅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中药民族药现代化体系,持续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坚持科技先导、资源整合、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大力提高全省中药现代化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水平。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安排资金链。自“十一五”以来,积极组织凝练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500余项,投入研发经费6.9亿元。同时,按照渠道不变、优化集成、统筹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将相关各类建设资金进行整合,集中力量支持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对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二是通过科技创新、项目引领、企业培育、科研后补助等支持手段,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力量显著增强,龙头骨干企业的工艺和设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批重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三是通过引进国内先进技术、人才,指导企业与省外研究机构建立技术联盟等措施,积极利用国内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技术优势,提高我省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水平。
(二)科技示范引领,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举,努力把中药现代化产业培育成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受益的特色产业。一是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半夏、何首乌、金钗石斛等八种药材规范化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西南区域天麻、淫羊藿、太子参、何首乌等大宗中药材质量标准提高及其综合利用研究”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突破了一批地道特色品种的组培苗、扩繁和病虫害防治等产业技术瓶颈,为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施秉、赤水等中药材种植大县,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科技惠民计划,将中药材种植技术中成熟度高、适用性强、特色鲜明的先进科技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示范,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新机制和新做法,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五方协作的成果转化新模式,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了科技进步的成果。二是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我省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3%,石漠化问题突出,生态建设和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实行退耕还药、荒山种药、野生中药材保护抚育和低效经济林改种药等方式,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通过金(山)银花、花椒、刺梨、杠板归等中药材的种植,植被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重建,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人员的试验示范,推广“林药结合”、“草药结合”、“粮药结合”、“果药结合”等模式,将种植基地与文化、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用有限的耕地填饱“肚子”,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户的“票子”,产业覆盖带动数十万农户增收致富,在中药材种植重点县涌现出一大批年收入百万元、十万元种植户,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三是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引领作用,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化农场”等多种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规模化、规范化和集约化,而且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基地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三)坚持推进科技创新,用大品种引领大产业,突出品牌效应,扩大市场规模。一是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全省重点打造的天麻、太子参、石斛、刺梨、艾纳香、何首乌、桔梗、续断、半夏、淫羊藿、钩藤、头花蓼等品种,开展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从保护、改善药材生态环境入手、按照优质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及GAP指导原则,开展种质优选、良种繁育等方面研究,提高中药材生产管理水平,保证以高品质来保持高市场竞争力。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制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提高我省道地中药材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在全国形成了诸如施秉太子参、赤水金钗石斛、德江和大方天麻等贵州原产地品牌产品。2011年,为解决我省天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作为国家项目的配套支持,贵州省科技厅和贵阳市科技局联动,同时以重大专项形式对“天麻医药产业深度开发关键问题研究”给予资助,由12家单位共同组建产业联盟形式实施,通过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了“贵天麻”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认知度。二是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取得良好效果。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助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内涵的进行科学解读,通过推进临床循证评价方法的普及应用,来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鼓励研发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近十年来,中药民族药方面有四个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其中,2015年“苗药理气活血滴丸的研发”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技术成果转化”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另一方面鼓励对中药名优品种进行了技术提升和深度开发。2011年,组织实施了“9种名优中药品种的技术提升与深度开发”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选取市场占有率较高、需求量大、疗效肯定,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仙灵骨葆胶囊”“热淋清颗粒”“妇科再造丸”等9个代表性名优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年项目实施,9个品种新增产值26.41亿元,新增利税7.69亿元,实现了产品产业化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幅度提升。2011年支持贵州益佰对第3代铂类药物-“洛铂”进行再创新,这是科技部门首次支持洛铂开展对人不同卵巢癌体外抗肿瘤活性和体内疗效的系统药效学研究,目前,已取得新增适应症临床试验批件,预计单品种可新增产值3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