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合肥市科技局赴南京、杭州、宁波、武汉调研

   2007-08-27 合肥市科科技局供稿
44
核心提示:2007年8月13-17日,合肥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人员赴南京、杭州、宁波、武汉市调研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产学研合

2007年8月13-17日,合肥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人员赴南京、杭州、宁波、武汉市调研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政策等,外地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各地的特色

(一)有关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情况

1、计划体系设立方面。一是重大项目比重较高。各地科技计划主要由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三大块构成,并且在项目设立上突出重点,南京、杭州的重大项目资金占科技经费总额超过60%,南京市的项目总数明显减少,由2005年400多项,到2006年288项,2007年200项左右。武汉市重点项目中设立了“光电子技术产业化”等十大专项,每个专项由2-4个项目组成,注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大项目运作方面,主要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设定,通过发布申报指南方式征集项目和主动设计两种类型。二是在计划体系中都增设了一块应急计划,从2003年开始(非典后)。三是初创型企业培育计划方面。杭州、武汉两地每年确立100家初创企业(申报条件主要有:1年半内新注册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元内)给予扶持,第一年每家5万元资助,第二年在100家中优选50家企业给予10万元资助,第三年再在50家中优选10家给予35万元资助。武汉市把初创型企业培育与孵化器和孵化产业建设紧密结合,在孵化企业中开展“初创科技企业培育工程”。

2、项目管理方面。一是建设项目库。南京目前正在升级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系统,宁波市于2003年启动项目库建设,采取网上申报,由二级机构受理,现有入库项目1万多项,涉及5000家企业。武汉市建立了一网三库,即企业库、项目库、专家库和政务网。二是强化了信息化管理。各市项目申报都是采用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的方式,宁波评审请外地专家评。三是规范项目管理过程。各市都出台了项目管理办法,南京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出台不同的管理办法,如有重大项目管理办法、一般项目管理办法、委托项目管理办法。制定了《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办法》(试行),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开展监理工作,从而保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合同的有效执行。四是采取委托和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方式,南京、杭州、宁波3个市均采取委托管理和市场化管理方式,主要由中介机构和下属二级机构来承担项目申报和受理以及监管工作,大大减轻了市科技局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在项目资助方式上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灵活采取无偿、奖励、后补助等多种形式。五是关于项目绩效考核。各地目前均在探索过程中,主要困难在于:科技项目评价体系不完善,从国家到地方缺乏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社会效益的评价有一定的难度。

(二)有关平台方面情况

1、孵化器建设。南京市成立“企业孵化器协会”和“指导委员会”(3-5年一届),并建立起工作制度,主要由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成员构成,形成互动机制,推进合作,促进发展。武汉市孵化器总数达到45个,总面积达到了98万平方米,成立“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为解决企业资金问题,许多孵化器建立了种子基金(孵化基金),通过“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及时地为在孵企业提供急需的转化资金。随着市、区财政投入的逐年增加和社会的积极参加,2006年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种子基金达到5.3亿元,是5年前的6倍。孵化器种子基金的投入,不仅解决了在孵企业的“燃眉之急”,也吸引了大量的民间投资。探索在孵企业的产权交易,以技术置换资本,以产权置换资金。武汉东湖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了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了股权转让,扩股增资的渠道。武汉市大唐产权交易经纪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武汉市鹏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建立了企业产权交易平台,重点为在孵企业产权交易提供服务。2006年,产权交易额达到6400万元。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通过建立“孵化企业产权报价系统”,通过产权置换,为在孵企业引入社会投资18890万元。提高了在孵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的融资能力,填补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中的资金缺口,改善了企业的投资结构。

杭州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办法》,符合条件的孵化器依照国家规定享受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优惠政策。市级孵化器经年度考核合格的,孵化器为孵化企业培育服务所产生收益和孵化企业生产经营(含毕业企业第一年)当年对财政的贡献,由同级财政部门全额用于该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重点用于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性公共科技服务和对在孵企业的考核奖励,其中用于对在孵企业的奖励不低于50%。对年度考核成绩优秀的市级孵化器每家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

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宁波去年出台了一个新的工程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杭州、宁波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三种“中心建设”三合一)宁波市在认定后给予资金补助,市级20万元,省级100万元,国家级300万元(补助资金不重复),认定后每两年评估一次,评估分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对于评估位于前1/3的中心,优秀的给予20万元奖励,良好的给予10万元奖励。

3、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去年4月份开始运作,按照一个平台,两个机制方向,即高效成果转化平台,构建企业与高校院所互动机制,构建政府推动激励机制。共举办16场科技成果展示会、21场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及交流会,展示成果1536项。各地都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南京从2006年开始每年投入3000万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各地都制定了管理办法,如《杭州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同时注重对引进研发机构给予支持,南京市制定了《鼓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等。

(三)有关合作方面

1、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各城市都设立了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武汉市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网”。南京市鼓励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促进对外科技合作平台、引进技术、引进研发机构、科技兴贸等四个方面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和民间科技交流。武汉市制定了《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走出去”试点示范实施意见》,鼓励企业的高新技术出口和软件外包服务。宁波市科科技局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吸引了欧、美和俄罗斯等国家的企业来宁波设立研发机构,2007年共设国际合作类项目8项,经费200万元,宁波市有7家民营企业去国外设立了研发机构,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解决技术瓶颈。

2、产学研合作方面。 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南京建立“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会”(社团法人),“促进会”由东南大学校长任会长,市科技局任秘书长单位,共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会员(单位)135个,按行业将会员(单位)分成5个组,指定牵头单位,按行业组织活动,加强在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联系。2007年计划帮助企业与高校共建10个以上研发机构;开展“融入企业,促进创新”活动,组织10所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寻求技术支撑 加强交流合作”活动,组织100家企业到高校进行考察。

(四)有关政策方面

去年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各市都出台了一批含金量很高的综合性的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力度之大,是历年都没有的。如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共有30条。杭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打造“天堂硅谷”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和“关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武汉市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宁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见”等。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和科技三项经费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杭州、武汉、宁波都超过2亿元。 

二、对合肥市科技工作的相关建议

1、加快科技计划改革。出台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计划项目安排 “集中资源、突出重点”,设立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加大重大项目的支持额度,既考虑突出重点,增强对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也考虑安排一般项目,全面提高各类产业和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增强全市创新活力。在资金使用上采用多种方式,在项目资助上增加后补助、奖励等方式,突出科技项目对产业发展发挥作用,提升科技资金使用效果。

2、加强项目管理。第一,加快科技项目储备库的建设。一是有利于科技局即时和全面地掌握全市科技创新项目和产品,提升科技局在全市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宏观管理和协调能力;二是有利于发现重大项目线索,使资金向重大项目倾斜,同时有利于凝练重大项目向国家和省推荐,争取支持;三是有利于推进相关项目间的合作;四是有利于对科技管理工作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第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市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项目,从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到验收等过程信息都纳入信息系统数据库,一是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重复申报、重复立项等现象,二是方便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了解全市科研项目的信息,三是有利于及时动态掌握信息项目信息;四是便于开展项目效益统计和分析,提升合肥市科技工作显示度。

在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按“企业申报,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原则,逐步实行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并实施公告和公示的制度。同时逐步引入中介机构,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3、在合作方面。积极开展产学研联盟,建立和发挥社团及协会等民间组织,通过社团和协会等组织建立经常性的产学研沟通联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融资。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出台管理办法,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

4、制定“合肥市科技创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在孵化器的建设上突出服务质量的提升,特别是结合初创型企业培育工程,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孵化器真正成为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

5、加快科技政策的制订。当前合肥市科技创新发展很快,政策体系,一方面有的需要修订,另一方面适应新形式,制定一批政策,特别是一批含金量高的综合性科技政策缺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