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深入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盐碱地改良增产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黄三角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发展绿色智慧农业为核心,以“稳粮增收、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精准扶贫”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原则,突出盐碱地绿色、生态、高效开发,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突出“粮经饲”三元并举、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设施农业、三产融合等多元化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精准科技扶贫,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山东省科技厅会同山东省财政厅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的指导意见》,谋划“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深度发展的思路,扩大科技创新效果,进一步夯实黄三角农高区建设基础。
一是启动“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试验示范。重点开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耐盐优良品种筛选培育,建立适宜不同类型盐碱地“粮经饲”新型种植模式,开展多元化种植模式示范,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东营河口区针对不同盐碱程度开展的小麦-青贮玉米、小麦-花生等种植模式示范,优化了作物种植结构,有效提高了盐碱地产出,亩均收益能够比小麦-粒用玉米种植模式提高200-400元。
二是实施种养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重点开展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精深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模式示范,以产业链延伸为特征,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绿色农业。滨州滨城区,围绕盐碱地绿色开发积极拉伸产业链条,融合一二三产,建立起生物育种、良种繁育、盐碱地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沼气发电、仓储物流、观光农业等于一体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全面带动了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
三是开展立体混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示范。开展重度盐碱条件下水稻与泥鳅、龙虾、蟹、鳖、鸭等立体混合种养试验和模式示范,保护生态安全,提高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东营垦利县、淄博高青县开展的有机水稻+甲鱼、龙虾、大闸蟹等水产品生态混养模式示范,能够有效降低稻田病虫害发生,大大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同时大幅增加单位面积耕地产出效益,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估算,每亩纯收入能够达到4000元以上,是普通水稻种植的近5倍。
四是开展精准化设施农业模式示范。重点开展耐盐碱设施蔬菜、食药用菌和名优花卉等种植试验和精准化设施农业种植模式示范,开展物联网、智能监测、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技术集成示范。滨州惠民县、潍坊寿光市通过筛选适宜品种,应用基质栽培技术、测水配方施肥等技术,克服盐碱地水源不适于浇灌等难题,将蔬菜、食用菌温室大棚建到盐碱地上,无需对盐碱地进行改造的同时,减少了优质耕地资源的占用,为盐碱地开发利用提供了的新思路。东营利津县引入基于暗管改碱的管道灌排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施精准灌溉与排盐,节约用水30%,使盐碱地改良成本降低50元。
五是紧密结合科技扶贫。引导示范工程实施单位在适宜的贫困村积极推广、应用已经成熟的盐碱地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并将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作为实施单位重点任务,将有效带动示范工程实施区域涉及的近50个贫困村增产增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