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十一五”合肥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2011-03-22 合肥市科技局供稿
35
核心提示:“十一五”时期,合肥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努力探索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又

“十一五”时期,合肥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努力探索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道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值由488亿元增长到2021亿元,年均增长32.5%;增加值由128亿元增长到620亿元,年均增长37.1%,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平均高于工业增速5-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13.8%提高到23%。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公共安全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合肥成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及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国家家电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获批。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合肥综合竞争力居22位,5年内前移了15位。

二是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电38所、16所等为代表的各类研究开发机构344个,比2005年增加141个。新建国家大科学工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新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42个;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46个;新增重点实验室65个;新建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工作站27个,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新增28人,达到51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4项,比“十五”增加16项;获省科技奖励404项。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优势产业技术,诞生了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第一个6代液晶面板、第一台4G基带芯片原型机和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

三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新建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研究院、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家电技术工程院等一批平台。启动建设“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创新服务基地初见雏形。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集聚科技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中介,不断增强对外科技合作。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3个(其中国家级5个),孵化场地面积4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532家。成功举办每年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为产业创新提供产学研对接平台。全市技术交易合同额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32%。

四是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科大讯飞、合力叉车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占全省一半以上;40家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企业,61家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市级创新型企业达到120家。按照2008年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8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35个。大企业、大集团来肥建设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京东方六代线等重大项目落户合肥,并集聚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修订出台《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加强自主创新法律保障。建立目标推进激励机制,形成各部门合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创新推动战略深入人心,科技创新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建立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形成自主创新、工业新型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大政策体系。推进科技财政投入体制改革,整合建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不断加大财政研发投入。

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形成“政府引导、体制创新、要素集聚、重点突破”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成效加快释放,获得六项国字号桂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得到国家批复,被科技部、发改委列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连续六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首次7个县区全部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5个县区获先进县区称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