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北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于2011年开始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的认定工作,由北京市科委负责实施。
截至目前,市科委开展了4批认定工作,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370家,已认定的基地包括国际科技创新与产业园区类基地15家,国际技术转移第三方机构类28家,国际科技合作联合研究机构及项目示范类基地共327家。从地域、领域还是机构性质看,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体系布局合理,并已经初具规模。
从地域分布看,位于海淀区的基地数量最多,有163家,占基地总数的44%,这主要是因为海淀区高科技企业和大学院所多,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实力强;朝阳、亦庄-大兴的基地总数分别为61家和39家,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6%和11%,与其它区比较也相对具有一定优势。整体上,基地的地域分布合理,与我市技术和产业空间分布比较契合。
从单位性质看,基地单位丰富多元。基地中以企业为依托的有210家,占总数的56%,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占总数的40%,以园区和孵化器为依托的占总数的4%,体现了“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国际合作格局”。其中,在企业类基地中,国有企业占比40.1%,民营及其他类占59.9%,民营企业和社会机构在国际创新活动中日益活跃,已成为国际合作的新兴力量。
从技术领域看,基地涵盖了10个重点领域,其中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能源领域基地数量较多,分别占总数的28%、15%、12%;高端装备、社会发展、新材料、现代服务、现代农业、节能减排及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基地也有布局。这些领域方向与“十三五”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有较高的呼应度,对技术创新跨越工程中的细分技术领域的覆盖率达到了85%。与北京市重点任务有较好的契合度。
通过认定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鼓励和帮助基地单位对外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大幅提升了北京市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有效促进北京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体系,极大加快了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