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创新型黄山战略目标,在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做法有:
一、营造良好氛围,建立“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黄山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专利工作的意见》等系列自主创新文件。启动安徽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黄山市试点工作,出台了《安徽省技术创新工程黄山市试点工作方案》和《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的若干政策》。举办了5届“携手建设创新型黄山”主题科技活动周。营造了领导重视,精心部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职责明晰,全力推进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与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开展“企业家走进中科院”活动,10个项目与中科院长春分院和合肥物质研究院成功对接。组织参加3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积极开展“科技三员”制度,共选派58名科技联络员,174名科技特派员,聘请11名科技特聘员。成功举办2届黄山市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共征集需求237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145项,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45个,签定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5个。组织成立了技术专家组,加大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培育科技型特色支柱产业,增强企业科技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构建技术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服务主体推广和服务作用,培育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中介组织等,创办了我市首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有49家企业入驻孵化,2家毕业企业,2010年通过省级认定。黄山科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公司被科技部正式授予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称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3家单位被省科技厅确认为安徽省首批创新基金申报认证单位。建立省、市级各类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工作站23个。
四、以项目为载体,加快高新适用技术集成创新。“十一五”期间,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376项,争取省以上项目资金支持1.01亿元。认定国家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家,认定国家和省重点新产品31项,高新技术产品147项,新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67家。5个区县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4个区县相继被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3个区县被命名科技强警示范县(区)。建立12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培育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3个。市以上科技成果119项,获省科学技术奖21项,市科学技术奖63项。全市专利申请量为1109件,授权量为67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50件,授权量44件。
五、延伸拓展产业链,培育壮大区域特色支柱产业。依托绿色包装材料、车用仪表及电器两个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挥永新、金马、黄汽电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联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扩大亿元企业群体。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43.1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3.86亿元,比“十五”期间分别提高16%和1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依靠科技创新品种,创优品质,创响品牌,做大做强茶业、竹业、蚕桑、贡菊、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16元。
市科技局先后被授予国家创新基金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科技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黄山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市知识产权局获得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名科技工作者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黄山市优秀科技创新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