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2016-09-21 山东省科技厅
42
核心提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批复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创新创业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批复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极大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截止6月份,示范区6个国家高新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86.05亿元,同比增长22.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9.28亿元,同比增长13.43%;税收收入410.01亿元,同比增长10.82%。今年1-8月份,示范区新注册企业超过2万家,同比增长120%以上。
  一、构建精简高效的示范区运行机制,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示范区转变政府职能和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赋予示范区改革发展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一是深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小政府、大服务”理念,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职能、提效能。在全省推广济南高新区“大部制”改革和“双轨制”人事制度改革经验做法,构建高效精简的管理服务体系。青岛高新区围绕“1+5”产业成立了7大事业部。目前,示范区各高新区管理机构规模只相当于一般行政区的1/4,工作人员大约只有行政区的1/8,初步形成了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高效运行机制。二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及示范区六市政府正在明确管理权限下放清单,赋予示范区内各国家高新区部分省级事务审批管理权,以及与省辖市同等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建立示范区与省直相关部门单位的直通车制度,允许示范区在项目申报、财政补助等方面实行直接申报。今年以来,示范区各高新区先后建立了权力清单、服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近50项。济南市决定年底前将3000多项市级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高新区,率先实现审批不出高新区。济南高新区还实行了“零收费”制度,一次性取消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收费项目19项。三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示范区6家高新区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全力营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实现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口制”收费。同时积极整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监管力量,探索实行“多网合一”的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的创新。烟台高新区积极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了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终端、微信关注、服务窗口“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潍坊高新区列出了商事登记禁止和限制的115项负面清单,57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推行“一表制”审批制度,打造创新创业的绿色通道,大幅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二、推进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完善示范区创新政策体系。在示范区率先实施“创新券”负面清单、科技成果转化补偿、“人才特区”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进一步优化了示范区创新创业环境。在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管理改革方面,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发展。今年在示范区进一步扩大省科技“创新券”补助范围,普惠式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向示范区发放创新券4400多次,补助资金超过1000万元,惠及企业600多家,带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二是充分调动发挥地方积极性,建立各具特色的创新政策区域示范机制。将示范区各高新区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工作力度和成效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示范区建设发展资金的主要分配因素,以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考核奖惩、调整使用的重要参考。示范区各市和国家高新区按照不同方向,因地制宜确定先行先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和措施。青岛市设立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围绕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上市融资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烟台高新区以获批国家专利质押融资工作试点园区为契机,积极探索构建科技金融扶持政策体系,加大了对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专利评估费补助、科技贷款风险补偿等扶持力度,不断优化补助方式,提高了金融服务手段的科学性,充分调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淄博高新区设立了创新创业通票基金,为示范区内企业提供创业孵化、高企认定、知识产权、上市融资等普惠性、链条式服务,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济南高新区放宽了众创空间内创业企业的注册条件,不仅允许“一址多照”,集群注册,还允许“席位注册”,一个办公室的席位就可以注册企业,进一步放宽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注册条件。潍坊高新区获国家工商总局授权,取得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
  三、优化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布局,着力提升双创服务能力
  围绕示范区主导产业需求,布局建设一批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大力培育新型研发组织,显著提升示范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一是布局建设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在海洋科技领域,加快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潜基地、“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等重大海洋科学基础设施集聚的新优势,巩固了山东省海洋科技领先地位。积极推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中乌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打造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电子信息领域,建设了量子卓越中心应用技术研发基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显著提升我省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培育新型科技服务平台。淄博高新区建立了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等一批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构建研发设计、成果转移、技术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潍坊高新区加快建设完善潍坊蓝色智谷,高效运营北大燕园科技园、清华启迪孵化器、中科创新园三大平台,今年已引进培育高科技项目108个。威海高新区引进了国内唯一的官方跨境技术转移窗口“韩国创造经济革新中心威海分中心”,广泛对接韩国17个国家级中心的创新资源。截至目前,示范区聚集了产业技术研究院2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加速载体60多个,孵化面积达450万余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近万家;形成了“创业+投资”、“创业+导师”等多种创业模式;科技信贷、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科技金融体系持续发展,累计集聚了200多亿元的创业资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