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蚌埠市坚持新兴与传统融合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12-11-29 蚌埠市科技局供稿
31
核心提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以来,蚌埠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形成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以来,蚌埠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形成“首位产业引领,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互补”产业发展格局,构筑产业、企业、项目和园区四位一体产业培育体系。

第一、强力打造首位产业。出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集中力量、资源和政策,强化龙头引进,加速成果转化,推进重点项目,打造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坚持开放合作,新威国际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来蚌发展,产业主体壮大。坚持高端引领,中国建材集团光电玻璃基地等一批产业特色基地顺利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坚持项目带动,建设 130万片触摸屏玻璃基板等一批重点项目,产业链条延伸。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以特色电子元器件等为代表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硅基功能材料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第二、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一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坚持规模提升,5000 台汽车起重机等项目陆续投产,5000台压缩机等项目加速建设,形成以起重机、压缩机、数控机床、消防车和液压装备“五大机”为主导,以变矩器、液压油缸和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等规模位居国内第一的基础零部件为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二是生物医药产业。坚持龙头打造,中粮生化形成年产4 万吨 L乳酸、10 万吨赖氨酸、24 万吨柠檬酸和 44 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丰原集团实施 3000 吨纤维素酶、5000 吨 L色氨酸、5000 吨秸秆乙醇和50 吨生物素等产业化项目,年产示范项目建成试生产。环球药业具备 1 亿片厄贝沙坦、2 亿片那格列奈和 2 亿粒酒石酸托特罗定等国家二类新药生产能力,建设年产 1 亿片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安托沙星项目,以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医药为主导的生物产业集群日益提升。三是新材料产业。加速成果转化,建设1.5万吨电解氧化锆等项目,以新型玻璃粉体材料、高强度纤维新材料和生物质新材料为发展方向的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四是节能环保产业。深化对外合作,中国新加坡环保设备产业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产业规模壮大,产业发展链条初步形成。五是新能源产业。坚持应用带动,组织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光电建筑一体化,建成 120 万重量箱太阳能玻璃等重大项目,组建中普照明等多家光伏企业,形成以基础材料—电池组件—应用产品—工程服务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

第三、大力提升传统产业。依托产业基础,强化政策扶持,集聚龙头企业,建设重大项目,推进技术进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引进特步集团等一批领军企业,雨润食品加工基地等传统产业提升项目顺利建设。完善节能减排推进机制,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实施八一化工资源重组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

第四、着力培育产业主体。坚持引进、培育、孵化相结合,壮大自主创新主体,支撑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引进,广西柳工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来蚌发展。强化骨干企业培育, 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28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26 家。中粮生化等行业骨干企业加速壮大,2011 年玻璃设计研究院综合收入超百亿元。强化科技企业孵化,中国通号等落户大学科技园,中实化学等加速发展。

第五、强力拓展产业载体。强化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园区发展空间,国家级高新区扩区加快发展,马城工业园成为市区西部重要省级开发区,省级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达 8家,建成区面积突破110 平方公里,入园企业 1500 余家。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607.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60%,成为我市工业发展主阵地。培育特色产业基地,规划建设电子信息等6个特色产业园区,成功创建玻璃新材料等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等4个省级产业基地, 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得到不断强化。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