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项目“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通过专家组验收。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研究中心在全国率先注重于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推广,这一探索成效显著。
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派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四百年古徽州的建筑文明,也深刻诠释了徽派建筑与环境共生、与时代携手的包容精神,历久不衰、生命旺盛,是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徽派古建筑面临的保护和发展任务日益艰巨。2009年12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共同组建了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平台,凝聚和整合全省研究力量,促进徽派建筑保护与发展技术的系统化研究、标准化制订、产业化推广、规模化建设、学术化交流、人才化培养和形象化展示。
3年来,中心立足于徽文化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承担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项目“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系统开展了徽州古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方法研究、徽州建筑继承与发展设计技术研究、徽州建筑传统工艺研发与推广研究等工作。项目实施以来,中心开展了徽州古民居数字化技术研究,基于实测数据,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西递、徽州府衙多维动态展示系统,为数字化模拟保护研究提供了基础;以徽州府衙复建项目及屯溪老街改造项目为示范工程,系统研究了徽州古建筑保护、改造、修缮及异地迁建关键技术,为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选择典型徽州村落集中区——黟县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徽州古村落和古民居的分级分类体系,制定了徽州古村落和古民居保护利用的一般性技术导则;以黟县宏村卫星村——水墨宏村为研究对象,应用古建筑保护生态观,制订了徽州古建筑适应性改造的绿色节能设计原则,为徽州古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的传承与利用及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项目实施3年来共申报知识产权4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2件。编制技术导则和技术规程5部,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7篇,为徽派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和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