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城市、安徽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芜湖大学科技园被批准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芜湖市知识产权局荣获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芜湖市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对该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830亿元,增加值6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1.3%。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数据佐证了芜湖市创新驱动“弯道超车”、产业转型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展现了政府和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信心与能力。
创新平台为企业转型注入驱动力
安徽蓝宙电子科技是一家具有独立设计开发及生产能力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大学创新实验平台教育,如今为百余所高校建设智能创新实验室,并致力于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仅用3年便实现千万元销售收入的企业,其前身只是一个综合型社团——蓝宙科技小组。曾经的社团发起人,今天的总经理王江感慨道:“没有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支持,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去年以来,芜湖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集聚科技人才和技术,使得公共平台服务质量越来越优,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全市有149家和蓝宙一样有“想法”、勇于创新创业的企业,享受着从“摇篮”到“保姆”的服务,在成功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目前,芜湖市现已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13家,面积35.7万平方米,毕业企业51家。该市出台了《芜湖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11家企业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报省厅备案。此外,芜湖市新建了芜湖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等6个重点产业研究院,10多个产业研究院在建,涉及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电子通信、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在新增陈国良、杨善林等6家院士工作站后,全市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18家,为芜湖服务的院士总数达到20位。芜湖市还组建了鑫龙电器等3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创新政策助企业升级展开“金翅膀”
“科技创新政策要落地,关键是打通‘最后一公里’。”这是当下不少科技企业负责人的普遍共识。初衷是鼓励科技创新,但当来自各级各部门的政策汇集在一起时,不同的申报条件、申请流程、申报渠道,曾经让很多科技企业晕头转向。2014年,市科技局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的受理和审查工作委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专门人员按国家高企认定标准对每份申报材料逐一审核把关,统一反馈修改,提升申报材料质量,让企业省心省力。
这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尝试,是芜湖市2014年积极落实各级政策,为企业发展展开“金翅膀”的缩影。芜湖市科技局将2014年作为“政策落实年”,组织专题政策宣讲20多场次,印发政策汇编2000余册,全力推动2013年该市出台的“科技十条”政策落地。市和各县区先后出台了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和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创新系列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保证了科技创新政策全市统一并轨,与全省“等高对接”。据悉,芜湖市去年共集中兑现2013年科技创新奖励资金2.3亿元,组织申报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重点新产品研发、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等创新政策项目59个,资金3900万元。
通过介绍今年科技工作各项主要指标,市科技局人士为记者描绘出我市创新驱动、“弯道超车”的路径图:今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800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00件;引进、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知名科技咨询公司7家以上;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80个以上、专项资金6000万元以上;实施100个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000辆,新增充电位充电桩4000个,引进5个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科技企事业项目……“2015年芜湖市将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优质科技资源导入,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强大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