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池州市全面谋划“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

   2015-11-24 池州市科技局 供稿
48
核心提示:“十三五”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战阶段,也是我市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

“十三五”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战阶段,也是我市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池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力争到“十三五”末,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科技创能力稳步提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力争迈进创新型市行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8%,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的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4家以上。100家左右的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以上。建设各类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在孵企业200家。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2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一是支持企业建设和提升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培育一批核心专利产业化示范企业。二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有望在2-3年内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型企业进行上门指导和服务,争取5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一倍。三是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10强计划,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二是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建设。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由单个项目合作、短期合作向全面合作、长期合作转变,支持有条件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业合作实体和产业战略联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在池州创新创业。

三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以开发园区为载体,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发展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布局相对集中的新兴产业集群。主动对接国家和省有关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参与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引导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向首位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引进一批项目,转化一批成果,集聚一批人才,提升一批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四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立足现有企业基础、产业基础,支持传统工业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加快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推进一批资源型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和推广,培育、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支撑引领能力。加快池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把园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孵化、示范、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的区域性示范基地。

五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依托开发园区,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建设若干个省级“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积极引进和培育互联网+、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代理、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机构,逐步形成较为全面的科技服务体系。

六是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市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创业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子基金,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发展。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全国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七是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强化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提高地震预警能力。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强化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