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技创新支撑阜阳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16-02-25 阜阳市科技局供稿
47
核心提示:科技创新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近年来,阜阳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围绕产

科技创新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近年来,阜阳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升级,聚资源、育主体、建平台、强投入、增后劲,不断加大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力度,促进了工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03.5亿,增长10.8%,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幅居全省第4位。

一是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据全社会研发投入主导地位。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显著增强,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00家,比上年增加 200家,其中有R&D活动企业超过100家,有科研机构企业近120家。预计全年工业企业研发活动项目350个,研发经费投入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85%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主导地位明显。企业创新创业队伍不断壮大,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2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近3000人;企业科技机构中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分别为69人、215人、1337人,同比均有大幅增长。

二是工业企业创新基础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工业企业创新基础能力。目前全市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72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院士工作站1个,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个。贝克药业“抗艾滋病药物拉米夫定原料及其系列组合制剂开发”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首次获此殊誉。以园区为载体的创新平台加速发展,安徽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太和经开区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医药高端制剂特色产业基地、界首粮食机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界首田营循环经济产业园新能源(电池)集聚发展基地,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光电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规划实施。阜阳农业物联网研究院、金太阳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运行。这些平台在全市工业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工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升级带动下焕发新的活力。2015年食品、化工、机械电子、再生资源利用、煤电、纺织等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398.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9.1%,其中食品工业增长2.9%,煤电工业增长4.4%,再生资源利用业、纺织工业分别增长20.8%、15.1%,生物医药产业增长22.2%。装备制造业成为新亮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

四是“两新”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整体呈现出优势集聚、速度加快、基础夯实、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推进“调、转、促”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01亿元,增长34%,增幅位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5.3亿元,增长15.7%,增速居全省第6位。

五是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围绕产业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主导领域,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试点省专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省科技攻关、国家基金建设专项、清洁生产后补助、省企业发展专项等技术升级和改造项目,在中药现代化、新药创制、循环经济、新型材料、煤电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突破和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2015年全市工业累计完成投资34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和升级投资165亿元,增长34.1%。华鑫铅业、天能电池技术升级改造、中能化工、昊源化工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阜合园区新奕华电子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安徽国祯集团生物质循环利用产业园、昊源集团投资煤基新材料、江淮汽车集团专用车底盘及整车制造、金种子生态文化产业园、刘庄煤电一体化、阜南电动科技产业园、太和中科生物基地等重大工业项目加快规划实施,这些项目将为阜阳工业发展注入强大发展后劲。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