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芜湖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科技奖励、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大会。会议传达了全国科技创新、两院院士、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科技奖励、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大会精神,表彰了2015年度芜湖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
市委副书记、市长潘朝晖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峰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左俊,副市长张志宏分别就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克金宣读了2015年度芜湖市科学技术奖表彰决定。市领导胡邦明、王沧江、曹哨兵、谢胜权、段玉嘉,市政府秘书长孙跃进出席会议。各县区、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发改、科技、科协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单位、驻芜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高校科研处主要负责同志,2015年度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机构代表参加会议。
潘朝晖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2015年度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全市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他指出,多年来,芜湖市始终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步形成了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当前,正处于新技术加速兴起、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时期,我们要把握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个“国字号”平台建设的宝贵机遇,坚持“实施人才优先主战略,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实现人才结构高端化、产业层次高端化、城市品质高端化良性互动”的内涵式城市发展路子,加速实现弯道超越。
潘朝晖强调,要着力营造创新资源广泛集聚的生动局面,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到“十三五”发展各项工作中,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下大功夫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打造功能品质与一二线城市等高对接、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城市环境。要着力营造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加快对外开放合作,推动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和成果产业化,精准施策,有效激励,让创新创业在芜湖蔚然成风。要着力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一切创新活动、人才招引都围绕产业创新发展,认真实施好领跑计划、新动能计划、新生代计划、云智计划、超车计划,在三期叠加和结构调整中闯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左俊在讲话中指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依托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引领新常态,肩负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创新发展和树立示范标杆的重任。要注重深化改革和健全发展新体制,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发展新模式,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和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双创支撑平台和增强发展新活力。他强调,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科学制定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发力。要强化主体责任,加强分工协作,层层分解任务。要加强方案统筹、政策统筹、力量统筹,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督查机制,狠抓工作落实。要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把各项改革成果巩固好、发展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副市长张志宏就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了讲话,他指出,自主创新是芜湖的城市特色,也是芜湖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根本动力。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新形势下芜湖市全面加强自主创新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密结合芜湖市实际,扎扎实实做好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要坚持“向东看、往东比”,大力实施“五大行动计划”,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奋力实现弯道超越。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要继续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会上,市科技奖获奖代表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游玮总工程师、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汪克春总工程师,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代表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卢立新博士、芜湖鼎瀚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薛卫昌博士分别围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团队建设作了交流发言。
2015年度芜湖市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34项,其中科技创新贡献奖2项,科技创新合作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7项。会上,潘朝晖为科技创新贡献奖、合作奖获得者颁奖并合影留念,市四大班子领导为其他获奖单位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