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合肥市聚焦五大领域支撑科技防疫

   2020-02-27 合肥市科技局 供稿
51
核心提示: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和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工作部署要求,合肥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全市59家企业和机构加速推进

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和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工作部署要求,合肥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全市59家企业和机构加速推进科研攻关突破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累计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α-2b干扰素喷雾剂等24项重点科研成果应用于疫情防治。通过科技立项绿色通道,对微纳复合防护抗菌新材料及装备研制等8个临床医学、治疗药物、防控器材等领域的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目前正在全市组织征集第二批新冠肺炎治疗药品研发项目并予以支持。

临床治疗领域。着重在早期临床特点、临床影像、临床病程、流行病学、中医药干预等方面开展应急攻关,为临床救治及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合肥市一院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早期临床特点研究,实施中西医协同诊疗,截至2月18日,共收治19例确诊患者,已有10人治愈出院,治愈率提高至53%。滨湖医院开展影像学表现探讨,解决影像“同影异病”、影像表现与核酸检测不匹配等技术难点,最终实现快速评估治疗疗效。合肥市二院建立患者解除隔离核酸检测时机的数据模型,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缓解医疗资源紧缺问题。合肥市疾控中心开展传播及防控策略研究,为救治隔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医药领域。安科生物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兆科药业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尤靖安等防疫药品应用湖北等地医疗机构。贝克生物正在开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系列药物利托那韦-洛匹那韦片、瑞徳西韦等项目研发,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小试,分析方法已经确认,具备中试条件。智飞龙科马的疫苗研究已纳入科技部重点专项,预计5月底完成临床前研究。中科普瑞昇建立大规模药物筛选模型。中国科大魏海明团队开展“炎症风暴”机理和临床研究取得进展。王广基院士领衔的华方医药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团队正在开展抗新冠病毒COVID-2019药效学研究第三轮筛选工作,开发抗新冠肺炎的潜在药物。

防疫器械领域。博微智能的智能配电单元、国微华芯的特殊灭菌空气杀毒机、杜威智能的指针式微差压计、云之迹的电梯跑腿送物机器人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使用。在防疫用品方面,中美迪普5200套防护服已运达武汉。安徽安恒纸塑制品有限公司在市科技局的协调帮助下,紧急开辟一条口罩生产线,日产能已达到6万只左右。合锻智能、中国科大等正在联合开发微纳复合防护抗菌新材料及装备。

防疫检测领域。安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出全国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盒,目前生产数十万份试剂盒,已在安徽、湖北、山东、四川、河北、上海等地临床使用。惠邦生物正在研发新冠病毒IgM/IgG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提高检出准确度。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智慧轨交测温安检一体机,已在合肥市火车站、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场所装备使用,也可为校园安全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智慧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在疫情期间已随访了安徽、湖北、浙江、北京等30个省市2045万人,并向公共防疫部门提供分析报告。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上线了疫情信息展示平台,实时监控我市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的病历分析,同时绘制每天的动态分析图,为疫情研判和分析提供科技支撑,中国科大附一院上线的新型冠状病毒自我决策支持系统已超16万人参与自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合肥市各有关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主动作为,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合肥市科技局下一步将继续密切关注合肥市疫情应急科技攻关研发动态和进展,加快推进疫情防控产品研发、应用、生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