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积极发挥科技、产业优势,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以陶铝产业延链、强链为基础的全面合作,支持鼓励园区发挥产业特色,加强与沪江浙园区结对共建产业园,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大上海交通大学(淮北)陶铝产业研究院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投入,加速陶铝研究院提档升级。市级层面主动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地方合作办公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对接,梳理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在氢能源、氢医学、氢农学及“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电化学能源材料及器件、新型脱硫技术等领域,就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等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同时不断深化与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南大学等的产学研合作层级。市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紧盯重点区域,充分发挥“基金招商”杠杆作用和“委托招商”资源链接作用,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创新,集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人才,已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0余家。
支持园区结对共建。鼓励与沪苏浙园区结对共建,推动濉溪经开区与上海康桥、江苏海安共建产业园,相山区与长兴县共建浙皖相长产业园、与上海莘庄工业区共建沪皖相莘产业园。支持杜集经开区与江陵开发区,淮北高新区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濉溪经开区已获批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6+2”试验区。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实行错位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加快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2021年一季度,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基地产值增速分别同比增长55.6%、76.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促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濉溪县铝基金属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6 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税收3.6 亿元、同比增长14.2%。依托省“6+2+N”产业承接平台,高水平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2020年以来,累计新落地长三角区域投资项目73个、总投资213.2亿元。
优化政务服务保障。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成立行政审批代理服务中心,推行移动端全程电子化登记,有1550项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同比精简60.3%,企业开办1日办结。开设“一网通办”专窗,实现长三角41个城市、88个事项异地通办。濉溪经开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获评“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深化开发区“标准地”改革,计划2021年底前在全市推广,同时探索建立“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信用评价体系和严重失信名单制度,前期区域评估工作获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