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亳州市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做到“四个强化”,扎实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出台《亳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以项目化、具体化、清单化谋划亳州科技发展重点工作。2018-2021年,共兑现奖补资金11363万元,其中涉药类企业资金占到34%。
二是强化平台建设,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强化主体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2021年6月,推荐100家企业申报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药业企业16家;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9家,其中涉药类高新技术企业61家。2020年以来,新批准组建生物医药类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涉药类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获批备案的中药类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天马(安徽)国药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获得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备案批复;安徽济人药业公司疏风解毒胶囊成为英国政府“创新英国”全球第一个立项资助的中药。
三是强化协同攻关,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目前,全市企业已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江南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1年1-5月,亳州市企业与江浙沪高校、科研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4项。
四是强化成果转化,全面加速创新应用。完善亳州市网上技术大市场功能,简化科技项目申报程序,实行网上审批,2021年以来,征集并凝练发布企业技术需求35个;全市登记科技成果291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1.25亿元。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待安徽省科技厅上会后审批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