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科大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问鼎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研究首次突破40K麦克米兰极限温度,创造并保持55K铁基超导体临界温度最高纪录。 13年来,这一奖项曾9次空缺,此前已连续空缺3年。
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指的是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温度,或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超导体,在航空航天、信息通讯、能源存储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在超导研究历史上,已有10人获得5次诺贝尔奖。目前,超导机理以及全新超导体的探索,是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
中科大与中科院物理所这项研究,确立了铁基超导体是新一类非常规超导体,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新一轮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热潮。此次获奖终结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3年空缺的局面,也让国内物理学界时隔7年重获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奖。在5位主要完成人中,3位出自中科大。其中,陈仙辉现为中科大教授,赵忠贤院士、王楠林研究员均毕业于中科大。
20年来,以陈仙辉为代表的中科大超导研究人员,始终坚守在高温超导研究前沿。美国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曾根据传统理论计算,断定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K(约零下233摄氏度),这个温度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温度。2008年,陈仙辉小组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K(零下230.15摄氏度)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氟掺杂钐氧铁砷化合物,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表明发现新一类高温超导体。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成为2008年全世界最具影响和被引用最多的5篇论文之一。继陈仙辉小组之后,中科院物理所王楠林小组独立报道了氟掺杂的铈氧铁砷化合物在41K(零下232.15摄氏度)表现超导电性;赵忠贤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将这类铁砷化合物超导临界温度提升至55K(零下218.15摄氏度)。
此外,中国科技大学完成的“有机小分子和金属不对称催化体系及其协用效应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完成的“浮法玻璃微缺陷控制与节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记者 桂运安 汪永安)
原文链接:http://epaper.anhuinews.com/article.aspx?articleid=304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