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近期,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将尾部直径30.2毫米的低温杜瓦成功安装在32毫米孔径的水冷磁体上,这标志着极低温测试系统初步建成。该系统可进行325毫开尔文至室温温度区间的电输运、热输运、磁性测量。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内首次可同时获得强磁场和极低温两种极端条件。
极端条件主要指人为创造的、达到或接近目前技术极限的物理条件,如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在传统科学日臻完善的今天,极端条件可以拓展科学研究的空间和手段,为解决当前许多重大科学技术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创造新物态、合成新材料、发现新现象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极端条件下的科学研究正变得越来越深入,甚至需要多种极端条件综合在一起。但是想要同时获得强磁场和极低温,是非常困难的。这是由于可获得高场强的水冷磁体孔径通常设计得很小,如强磁场中心的1号、4号及混合磁体,其室温孔径仅为32毫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获得极低温,对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器件加工及安装等都是很大的挑战。强磁场中心的科研人员借鉴了国际上强磁场实验室的经验,经过与相关公司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该方案使用了五层薄壁不锈钢管,在6.6mm的空间内,可实现由室温到325毫开尔文的过渡。
之后,科研人员在325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测试了一种金属单晶样品的输运特性随磁场的变化关系,磁场测试范围0-25特斯拉。这是国内首次稳态强磁场和极低温条件结合下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