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慧慧)身披“白大褂”,头顶4只“手”……9月23日,我省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安医大一附院揭开神秘面纱。上午9点,机器人进行了首台手术,一位年过六旬的前列腺癌患者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
在安医大一附院手术室,记者看到这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按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医生操作系统、由3个器械臂和1个镜头臂组成的机械臂系统、高清晰三维视频成像系统。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这一价值2000多万元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巨大优势。首先,是突破了人眼的局限,可以进入人体内部的机器镜使手术视野最大能放大15倍;其次,是突破了人手的局限,在原来人手伸不进的区域,机器臂前端的机器手可以在360度空间下灵活穿行,完成转动、挪动、紧握等动作;另外,无需再像传统手术一样开腹,这将极大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机器人的稳定和精确度,是人手没办法比拟的。它能使用的工具也有很多,如手术刀、剪刀、镊子或缝线所需的持针器,可以360度旋转,完成切割、电烧、打结等动作。 ”安医大一附院医学工程部部长谢申菊说。
据介绍,手术机器人适合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外科等领域的微创手术,如胃胰十二指肠切除、心脏搭桥、输卵管成形等手术。在很多情况下,相关费用比普通手术要略贵。但专家认为,患者不能只算手术本身的经济账,“毕竟,机器人实施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口小,住院时间减少。比如以前做开胸手术需住院八九天,而现在微创手术只需要三天,既省下了住院、后续治疗用药及康复等费用,又能让病人身体少受很多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