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玉宝)淮南市实施“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的双轮驱动战略,形成煤电化产业 “顶天立地”,非煤产业“铺天盖地”的多元支撑局面,以煤电化产业链和非煤产业群的双重叠加效应,打造能源城市转型发展升级版。
淮南把山南新区 (舜耕山以南)作为高成长性项目集聚区,赋予承接长三角产业梯次转移、“合淮一体化”先导的重任,在这里落户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已达20多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的无人机研发项目即将建成,可应用于探矿、国土资源航拍、靶机训练和低空大气探测等领域。淮南日芯光伏科技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高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及组件生产基地,其产品已经在青海格尔木得到应用。发展光伏新能源,使淮南由传统火电能源,向未来可综合利用太阳能等多途径发电的立体能源体系转变。淮南 “江淮云”平台,则是互联网产业的典型项目,全面建成后孵化企业1500家,建成物流、信息流、金融流、人力资源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培育两个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信息技术公司。
在山南新区高新技术项目强劲牵动下,淮南市培育现代煤电化、装备制造业、现代医药、光电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八大支柱产业,形成转型合力,扭转“一煤独大”不合理产业结构。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煤生产甲醇、烯烃,总投资300亿元;由皖能集团与国投新集共同兴建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国家“十二五”煤化工示范项目之一,也是淮南煤化工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200亿元,一期年产22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产值过百亿。装备制造业突起为“第四增长极”,重点开发掘进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比塞洛斯、凯盛重工、久益环球、舜立机械等形成了煤矿设备制造龙头企业,打造煤机产业集群。
依托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推进国药工业园项目、年产8000吨新型药用辅料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支持企业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产业园,吸引了6家企业签约落户;投资20亿元的淮南陕汽专用车一期工程等,都是一批有竞争力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