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安徽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中认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要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集聚更多创新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万宝年: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当前,我国创新人才总量仍然存在不足,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受体制机制制约,人才难以流向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既要有长期的战略规划,更要有近期的具体举措。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对于引进的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按照“企业给利,政府给名”的思路,千方百计把人才留住用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作用,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现实需求,调整和设置新的专业,为企业培养输送人才。尽快研究出台政策,解决创新人才流向企业后面临的职称评定等问题,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牛弩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现在中国制造业总量位居全球第一,220个工业品种全球第一。新常态下,我们要抢占先机,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当前,要围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制造智能化为核心目标,大力推进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即“两个IT”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既要大力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四新”经济发展,又要致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
激发企业主体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陈学东: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长期以来,这个主体地位难以真正确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企业的技术人才包括高技能人才待遇偏低,难以聚集高层次人才;二是企业在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中缺乏话语权;三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人才流失往往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对此,要提高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待遇;要提升企业技术人员在国家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让更多来自工程一线的企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科学技术规划和评审;要正确把握科技人员流动的合理性,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要充分发挥转制科研院所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科技和经济结合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打破科研管理瓶颈
全国人大代表许宝成:近年来,我国科研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专利申请总量超过日本与美国,但有效发明专利利用率较低,科研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率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一是重数量、轻质量;二是重立项、轻研发;三是重获奖、轻转化。只有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此,建议除了重大理论基础类、社科类等难以直接实现市场转化的项目以外,其他科研项目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管理职能从政府剥离,成立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投资公司,对应用性科研工作实施市场化管理。
本报记者 吴林红 黄永礼聂扬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