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合肥挤进“一带一路”风口

   2015-03-30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51
核心提示:“一带一路”有了纲领性文件。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一带一路”有了纲领性文件。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

“节点城市”迎来机遇

“这次合肥能列入到‘节点城市’非常好!”合肥市发改委外资处处长黄俊告诉记者,前期合肥一直在努力争取编制到国家“一带一路”的规划里面,这次也是对合肥对外开放地位的肯定,有利于合肥转移自己的优势产能,提升合肥开放型经济水平。

合肥之所以会被定位为“节点城市”,黄俊认为,这主要是合肥是“合新欧”货运班列上的重要城市。据了解,合肥国际内陆港开通中亚班列以后,涉及华凌电器、美的洗衣机、江淮汽车、合力叉车等20余家外贸企业,其中合肥产品占到80%。不久这条铁路也将延伸至俄罗斯和西欧。

“合新欧”货运班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地区和国家,促进安徽与这些地区交流,黄俊表示,未来还将研究“合新欧”与“义新欧”“渝新欧”等货运班列的连接,形成更大的对外开放通道。

“国际都市”趁热打铁

除了陆路开放以外,黄俊告诉记者,目前合肥市政府正在研究编制合肥国际化都市区的行动纲要,“其中‘一带一路’肯定会是重要组成部分,合肥会利用自己通江达海的资源,更多地参与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合作中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肥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争取更多海外市场,树立民族品牌和地方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李稻葵认为,安徽,尤其是合肥具备了研发、科技和拥有标准的优势,白色家电又具有良好基础。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安徽有更多机会将自己的科技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传播出去,如汽车、家电等。

今年1月份,安徽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进口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扩大“一带一路”国家进口,抓住国家重大开放战略机遇,鼓励企业扩大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和长江经济带向西延伸的国家和地区进口重要资源和消费品。扎实推进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鼓励省内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加工生产并扩大加工产品进口。

“一带一路”是什么?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怎么建?

政策沟通: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交通方面,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达水平;能源方面,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通信方面,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畅通信息丝绸之路,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

贸易畅通: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拓展相互投资领域,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

资金融通: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

民心相通:教育文化上,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医疗卫生上,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科技合作上,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杨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