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出台,依托现有园区,完善和提升现有园区功能和能级,这将给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郑莉
当前,我省正处于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的转化期,一方面,以煤炭、钢铁等部分传统产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持续低迷;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体量还不够大,支撑能力有限。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步伐、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是我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聚焦关键环节,增强对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能力。
传统模式难以为继产业集聚成新趋势
长信科技、东旭光电、信义玻璃、三安光电……在芜湖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龙头企业各显神通,新生力量快马加鞭,国字号“芜湖显示”产业规模效应不断跃上新台阶。经过一年多试点,芜湖经开区目前已有平板显示和电子信息企业3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去年实现产值逾两百亿元。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兴起,而高要素投入、低水平扩张、低价格竞争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走高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和高经济效益的发展道路,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我省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
一季度,我省石化、煤炭、电力、家电、化工等5个行业合计拉低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高于规上工业1.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49.4%,占规上工业的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9%,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到52.4%。
“从行业看,顺应升级方向的行业形势较好,能源原材料等传统行业下滑明显,表明增长动力在加速转换。”省发改委产业处负责人说,有创新、结构调整起步早的企业形势较好,而依托传统资源类的企业困难加大,创新驱动效应得到凸显。
长期以来,支撑我省发展的能源原材料产业遭遇“天花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较快,但其体量小、竞争力不强、支撑能力有限的问题也很突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就是更好解决当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抓手不足、落实不力、单打独斗、不成体系的问题,更好解决在新形势下‘发展什么、谁来发展’的问题。”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表示,《意见》的出台不仅符合中央决策,也遵循产业规律、契合我省实际。
现有园区优势明显有力支撑基地建设
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建设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朝着千亿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扬帆起航。据相关规划,到2017年,基本形成语音产业配套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语音互联网产品用户达10亿户,入驻企业总数超过400家,产业规模达300亿元。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近年来,我省沿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这一思路,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一批产业链长、配套企业多、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纷纷落地生根。作为国家级新型显示集聚发展试点省,合芜蚌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品线最丰富、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智能语音产业拥有科大讯飞、捷通华声等一批优秀企业,科大讯飞在汽车导航及多媒体设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机器人产业拥有以埃夫特、欣奕华、福德等为代表的整机企业……此外,在新能源汽车、硅基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也都具有较好基础和一定优势,这些都为建设产业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发改委产业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意见》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基本条件,从产业领域、产业基础、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和支撑项目5个方面进行设定。根据《意见》,到2017年,单个基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或三年(2014-2017年)翻一番,税收累计增长不低于50%。到2020年,单个基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或三年(2017-2020年)再翻一番,税收累计增长不低于30%。通过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建立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联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安徽制造的知名品牌,形成支撑安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链融合”加快集群发展引导资金打造核心竞争力
“目标已经明确,路径已经清晰,关键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进。”省发改委负责人解释,《意见》对基地的产业集聚和配套设施等条件提出了原则要求,“强调要依托现有园区,完善和提升现有园区功能和能级,不是另起炉灶、铺新摊子。”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认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产业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领军企业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以政策为引导,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三链融合”,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应梳理产业基地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围绕资金链整合人才链,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则要在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服务、技术支撑、土地保障上做文章。“《意见》提出的6个方面政策措施,无论是专项资金使用方向,运用产业基金支持,还是创新能力建设等,无一不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以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省发改委负责人说。
据介绍,通过加大投入、整合统筹,自今年起每年安排20~30亿元专项引导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基地重大项目建设等四大领域。通过财政注资、引进社会资本把省高新技术产业基金规模扩大到200亿元以上,增强其对基地建设的支持能力。
“要素保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中安排一定额度,支持基地所在市政府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基地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二是鼓励金融机构为基地建设制定系统性融资规划,合理提高综合授信额度。引导保险资金参与基地建设。三是支持基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四是基地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按需申报,在省级预留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解决。”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