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皖维:用品质营造品牌 比肩行业制高点

   2015-08-13 人民网-安徽频道
27
核心提示:创建于1969年的安徽皖维集团,坐落于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之滨。同众多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相似,皖维的

创建于1969年的安徽皖维集团,坐落于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之滨。同众多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相似,皖维的前身是安徽省维尼纶厂——为了解决当时人多棉花少、穿衣难而建。

如今的皖维已和制衣无多少关联,其主导产品PVA(聚乙烯醇)、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及建筑行业,产能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世界前列。1997年5月,集团下辖的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至此,皖维逐渐发展成为拥有3200多名职工、总资产近80亿,销售收入超43亿的化工化纤、新材料联合制造企业。

风雨四十载

漫漫求索路

“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种棉、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棉花一夜之间就不缺了,厂子一度非常艰难。直到1985年,中国棉纺行业快速发展,需要引入大量浆料提高棉纱的可纺性。但浆料要消耗大量粮食,所以当时迫切需要一种可替代粮食的化学原料。”一位建厂初期就在任的老职工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这也是皖维钻研生产出PVA的源动力。

随后,由PVA演化而来的高模高强纤维被应用于造币,建造水库大坝、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加入这种高分子材料可增强其抗力强度,防止出现裂纹。该材料还因无毒、无害、可降解、成本低等优势成为石棉、碳纤维的最佳替代品。

“相较碳纤维,使用PVA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碳纤维的价格是20多万元一吨,而PVA只需1万多元。”集团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应杨算了笔账。

如今,皖维已具备25万吨PVA产能,相关产品远销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出口产能占全国的70%以上。但历经皖维风雨变迁的集团董事长吴福胜深知,产量越大,意味着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说白了就是对电、煤的消耗。我们地处华东,电价成本非常高。加之安徽的煤矿埋藏较深,对于开采的安全性要求高,所以瓦斯治理投入也非常大,这使得煤炭的使用成本相应增加。”

基于此,2008年皖维新班子上任后,开始着重考虑两个问题——企业要不要扩大产能?如何转型发展?经过反复研讨,皖维最终确立了“围绕主产业,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的发展思路。

资源综合利用

能源梯次开发

为了降低能源成本、缩短中间链条,2009年皖维产业布局向上游延伸——在内蒙古成立了总投资约15亿的蒙维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目前国内一次性投资产能最大的PVA项目。目前,该项目一、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此举打破了内蒙地区传统的产业格局,延伸了电石产品的产业链条。使内蒙传统的电石原料向技术含量高、使用性能广的下游产品拓展,有益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申宝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

同年,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生物制产业的大背景下,皖维又在积极寻求化石能源以外的新原料,走生物质化工循环经济的路子。在经过与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的校企联合破题后,皖维在广西成立了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大面积种植的甘蔗、木薯为加工生物制乙烯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利用甘蔗榨糖后的废渣,经过一道道工序,最终转化成为糖蜜酒精,完成了从废料到产品的有机循环。

“我们目前最大的装置在巴西,年产量达3万吨。这套装置对于电煤能源的消耗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也标志着我们完成了地域和原材料的双重转型”,吴福胜不无欣喜地说道。

通过近年来的节能改造,集团每万元销售收入的标准煤消耗下降了50%以上。集团先后荣获“中国工业技术开发实力百强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然而,企业求新求变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集团现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省级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不断地刷新着行业记录。“2014年我们的研发投入为五千万,今年增加到七千万。集团的技术发展中心由董事长亲自挂帅,足可见企业对创新的重视。”该中心副主任陶应杨感慨道。

比肩行业制高点

树立“品质皖维”

“你看现在的汽车遭撞击以后,挡风玻璃呈分散式裂纹,最大程度地保护了驾驶人。秘密就是我手上这层PVB膜。夹在挡风玻璃间,技术含量非常高。既要具备高透明性、高粘合性和抗老化性,又可以抵御紫外线、高温和严寒。正因为要求如此严苛,所以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真正实现生产并供应到汽车行业。然而这些年,通过我们技术人员的自主研发,皖维已经实现批量生产了。”集团董事长吴福胜耐心地跟我们介绍他手上这层只有零点几毫米的透明薄膜。

从2002年第一次从美国引进中国行业内第一套全自动自控系统,再到生产高层建筑防护玻璃和汽车前挡,再到研制液晶显示屏成像必须使用的偏光片——皖维按照既定思路,比肩行业制高点稳步前行。

“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把皖维做到在世界PVA行业,有足够话语权来引导行业发展的企业。现在不是讲新常态么,我们也在思考未来将面临怎样的挑战。短期内资金、资本没有太大问题,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人才、技术和资源。”吴福胜说,透过皖维2014年的年报不难发现,皖维的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皖维产品的品质赢得了用户的信赖,皖维品牌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下一步,集团将继续推进“品质皖维”建设,不仅仅在技术、人才上,更要从管理、产业升级、企业文化等方面继续加强。

“如今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寻求新突破。‘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皖维愿作一块基石,为早日实现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出最大的能量。”吴福胜语气坚定。(李希 陶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