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淮汽车在汽车市场疲弱大势下实现快速增长,探索了坚持创新驱动、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路径——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进入“低速行驶”状态: 1月至7月,全国汽车行业实现销量 1335.33万辆,同比微增0.39%。而江淮汽车公司累计销售汽车331636辆,同比增长18.39%;累计实现整车销售收入242.61亿元,同比增长17.18%。
“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路子,可以让企业始终充满活力,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说,越是面对行业增长放缓、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就越要加强设计、研发、制造、营销等全系统、全流程的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开拓的主动权。
技术创新增强应变“底气”
——把握技术进步趋势,持续积淀研发优势,引领产品结构优化,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到今年7月底,江淮汽车的意大利设计中心成立整整10年。该中心总经理路迪介绍,10年来,通过充分利用意大利在汽车设计上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该中心为江淮汽车设计出近10款畅销车型。
设计是创新的源头。建立海外设计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广泛集聚优势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是江淮汽车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江淮汽车正在奋力向中高端“爬坡”,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的产品毛利率也在不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在产品结构中占比增加。”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说,前7个月,该公司乘用车产品销售超过15.6万辆,同比增长接近84%。在商用车市场总体下滑局面下,该公司高端轻卡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9%。
“企业的研发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升级和变动的竞争优势。”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靳素华说,江淮汽车耗资近20亿元研发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其低油耗、高功效的表现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搭载这一动力总成配置的系列产品正在成为江淮汽车向中高端市场进军的“主力”。
企业的研发优势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靠的就是顺应技术进步的趋势,构建应用导向、开放集成、协同联动的创新体系,以技术能力的积累推动产品结构的优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产品创新锻造竞争“利器”
——找准市场潜在需求,确立适应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开发“路线图”,推出适销对路新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
8月底,江淮汽车计划向市场投放小型SUV新产品——瑞风S2,进一步完善该公司在小型SUV上的产品布局。江淮汽车在小型SUV市场上表现抢眼:1月至7月,瑞风S3累计销售超过10万辆,是同类产品中的销量冠军。
“公司能在小型SUV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得益于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敏感捕捉到潜在的市场需求。”江淮汽车品牌运营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崔亦章说,随着SUV消费热潮的兴起,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小型SUV产品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抢先占领这一市场,有望培育该公司在乘用车市场上的独特竞争优势。
“对新产品开发来说,不仅难在看到市场需求,更难的是如何确保产品适销对路,达到预期的目标。”瑞风S3设计总监朱忠华说,公司在新产品开发的重点环节大量引入消费者参与,先后数十轮征求消费者意见,充分尊重消费者需求,所以产品投放市场后才会热销。上坡辅助系统原本是乘用车中高档车型才采用的技术,江淮汽车顺应卡车驾驶员的要求,在轻卡产品开发上引入这一技术,有效提升了该公司高端轻卡的市场占有率。
当前,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细分化、特色化的新产品开发对企业开拓市场至关重要。只有确立充分尊重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开发“路线图”,构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体系,才能真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营销创新抢占市场“先机”
——顺应产业升级方向,以一体化服务、体验式营销的商业模式创新,缩短战略性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7月下旬,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将定向增发45亿元,重点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增产能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使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30万台,成为重要的新增长极。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更是江淮汽车构筑未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性业务。”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说,1月至7月,该公司新能源轿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0%。但是,新能源汽车仍处在艰难的市场导入期,必须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由单一产品销售模式向一体化服务、体验式营销模式转变,以不断提升消费满意度为目标,逐步激发市场购买力。
在新能源汽车营销创新上,江淮汽车提出“服务网络先行”,正在快速构建覆盖县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专属销售服务网络。在服务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展的支撑下,该公司将以产品、技术线上咨询和线下体验为突破口,逐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在新能源商用车上,该公司提出依托电商物流、市政环卫等重点领域,完善租赁服务模式,快速导入市场,着力打造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品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普遍面临产品的市场导入难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产业一直面临推广普及的瓶颈。企业必须勇于探索全新商业模式,加快走向普通消费者,才能真正激发出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本报记者 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