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9月18号召开的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上,我省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式揭牌。今年起,安徽将每年安排至少20亿元的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基地建设发展,加快全省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示这14个基地的产业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9月23日消息 我省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日前正式揭牌,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安徽以合肥、芜湖为中心,已经初步建成研发、产业化、示范运营三位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有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
EQ纯电动汽车,是芜湖奇瑞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去年底推出的一款全新的电动车产品,续航里程超过200公里,预计今年的销量将达到9000台。
事实上,从2010年下半年起,奇瑞公司已经从追求销量、规模向追求品质、效益转变,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则是企业转型的重要一步。公司先后投入资金20亿元,开发出三代纯电动汽车产品。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新:“目前,奇瑞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是35000台,在行业里面,在整个细分市场里面基本上是前三名的水平。”
在奇瑞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下,2014年,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就达到86家,实现产值超过160亿元。
在合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已经初具规模。全市拥有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企业50多家,形成了涵盖客车、轿车、动力电池、电机、金融投资等多系列、多品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每年能够生产5万辆电动轿车、3000辆电动客车、8亿安时的动力电池以及1万套电机生产线。
连续5年,江淮汽车纯电动轿车推广量都保持全国领先。据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汉介绍,江淮汽车在纯点公车整车生产中所需的零部件,基本都能在当地找到配套的生产企业。“在产业链上合肥市非常完整的,合肥本地有自己的锂电池企业,也有电机、电控,包括江淮的整车,我们在合肥市的产业链非常的完整。”
在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的同时,合肥市也在积极搭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已经拥有“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创新平台14个,基本具备整车、动力电池、电机、控制等配套系统的研发及测试能力。而各级政府每年给予企业的扶持资金,则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位于合肥新站区的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厂商,去年产能达到3.5亿安时,每年,政府给予这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补贴就接近两千万元。国轩高科行政副总王勇:“目前合肥市这块很多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奖励,随着我们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这个数据还在呈一个增长的态势。”
目前,安徽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中心,集研发、产业化、示范运营三位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将达到2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省内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满足全省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吴晶晶)